第403章 海州的“中心”[第1頁/共2頁]
阿誰將海州稱為“十裡洋場”的期間已經遠去多年,康平路卻還是以安好的氣質暴露於世人,那些汗青的滄桑被埋葬得無影無蹤,留下的隻要馬路兩邊,氣勢各彆,多姿多彩的老屋子。
聽到關毅這麼說,舒康難堪地笑了笑。
想了想以後,他對舒康說道:“你明天能不能請你阿誰朋友來家裡吃個飯,我們海州或許分歧適做源能出產基地,但源能電站項目對於海州來講也是非常首要的啊!”
康平路。
不過他現在這麼問兒子,明顯是對舒康把這麼優良的項目先容到淮揚去這類胳膊肘往外拐的行動非常不滿。
“誰說分歧適的?海州是中原鼎新開放的視窗和前沿陣地,像源能這類處於國際技術前沿的項目,我看在海州搞,比在淮揚那邊更合適!”舒元坤對於舒康的分辯底子就不屑一顧,“你之前打著老子的燈號還少啊?現在倒和我說甚麼中心規定了……你亂來誰呢!”
關毅哈哈大笑道:“到時候,在股東們籌議這件事的時候,就要看你舒至公子壓服力了,並且應當是顛末艱钜地儘力終究才壓服了大多數股東的……對吧?”
關毅笑了笑說道:“這但是件大功德啊……”
倒是很多在康平路餬口過的著名流士,為這條小馬路帶來了深厚的汗青人文秘聞。
這條夾道看著很不起眼,但細心的人們會發明,想要從這條巷子上走,那倒是不太能夠的,巷子的路口有一個保鑣室,路口有一個製止通行的雕欄。這簡樸的設置讓人能夠清楚明白地曉得這條路的裡頭是一個禁區。
從1949年建國以後,海州市委辦公廳就一向位於康平路68號。在老一輩的海州市民口中,這個海州最高的權力機構就一向有一個“康辦”的指代詞。
不過很多人都不曉得,在海州市委大院的中間,有一條小小的夾道。兩道圍牆一邊是市委大院,另一邊是一片掩映在綠樹花草叢中的花圃小樓。
對於中天源能來講如果能夠和海州市當局達成合作“源能電站”的項目,不但能夠為源能的綜合操縱斥地一個潛力龐大的市場,更能鞭策淮揚源能基地的項目,可謂一舉兩得。
第403章 海州的“中間”
這些人中有海州紡織大王吳昆生,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及民國四大師族之一的大間諜頭子陳氏兄弟都曾在康平路居住或購置過房產。在這條街上另有一大片屬於中原第一財團家屬的陸家屬宅。現在這些老修建都已經成了人們憑弔汗青的見證了。
康平路,原名麥尼尼路,由法租界公董局於1922年構築,傳聞這條路名是用一名法外洋僑的名字定名的,這個麥尼尼到底是何許人也,史乘上也並無記錄。
海州作為中原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間,環球著名的國際多數會,有很多處所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如淮海路、外灘、靜安寺等等……但要說海州真正的中間,很多人不曉得恰是康平路這條冷靜知名的小馬路。
康平路上的修建,時候跨度較長,既有20世紀初製作的,近似官家大院式的“宅院”和老城廂布衣住房,也有1940年代中製作的,西歐氣勢的花圃彆墅和成片的西式裡弄洋房,另有在1980年代之前,為數未幾的高樓修建和很罕見的平房式洋房。
“毅哥,我家老頭子待會兒和你提這個事情,你先彆承諾他,就說要歸去和其他股東籌議一下……”舒康的眼睛滴溜一轉笑著對關毅提出了一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