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重生天嬌有毒 - 第202章 明國政事

第202章 明國政事[第2頁/共3頁]

官員們相互彈劾,這一派進犯另一派,另一派反擊,端的是立意高上,但實在都是口水仗,就比如上個月方纔結束的一個彈劾案,某位李姓官員彈劾另一名林姓官員在開春大祭上心不在焉,情意不誠,是為大不敬。

宋知夏更在乎的是朝堂上的事,這纔是首要的事。

宋力剛就是這麼被朝臣們節製著,牽入了光罵仗不做事的黨爭朝爭中了。

宋知夏又問起了宋勇毅,這三年裡他做了哪些政事?

立國已經三年了,宋力剛卻並冇有拿出甚麼樣的詳細國策,做出甚麼樣的實際功勞,每個朝代初創後的第一項國策,常常是地盤法或稅收法的變動,但是明國一向冇有出台這類在大格式風雅向上的國策變動,三年來,各項政令都是延用夏朝的政令。

你覺得你給了那些歸鄉將士銀兩,他們便能夠拿著銀兩去買地了嗎?

放丁,放甚麼丁?

又該先拿誰來開刀呢?

在張氏的簡樸描述中,宋知夏清楚的看到了宋力剛被群臣們牽著鼻子亂轉的場景,真是又好笑又氣人。

現在明國新立,需求存眷的底子不是這些芝麻綠豆的小事。

你這是不是擅權?

張氏一說,公然如宋知夏所料,都是講仁義的高潔之士,這等賢人,隻能教誨學子教誨臣子,但不能教誨帝王,因為短板嚴峻,隻要仁義,卻無霸道霸道,更無文武經濟刑律的大格式,如許的仁義帝王,與國與民,真的一定是件幸事。

你如何證明這些人真是老誠懇實的莊稼漢而不是你特地找來的閒漢呢?

誰給你的權力?

李姓官員在彈劾本上詳細舉例,大祭上,皇上膜拜時眾臣皆膜拜,但他慢了一步,皇上行完禮分開時眾臣要跟著順次分開,他又比旁人快了一步,如此情意不誠,豈不是不敬上天,觸怒了上天,萬一降下洪澇乾旱,林姓官員就是千古大罪人。

來一場大洗濯?

宋知夏的迴歸並冇有引發多大的宮廷震驚,除了宋知秋不再進宮外,彆的的一如既往。

就是如許的口水官司,竟然也能打上三個月,最後連累出去打口水仗的官員竟然多達三十多人,到了最後,竟然還是前朝帝師出來主持公道,那位帝師並未入朝,他回絕了明國的官位,很有風骨,同時他在士林中很有聲望,他就直接寫了一封公開信痛罵那位李姓官員無是生非,若他真的看的“清清楚楚”,那他本身就是個“情意不誠”的人,開春大祭上竟然另有閒工夫看彆人,他的看清楚恰是他冇有敬天禮拜的證據,他的彈劾恰是欺人欺心。

宋知夏搓動手指頭,心中暗思,該先拿哪件事來做引子呢?

淘汰了邊關戍衛,誰來給你保衛邊陲,震懾越國和魯國?

歸田,歸的又是哪家的田?

宋知夏又問張氏,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是誰?

另有練兵擾民,軍隊不練兵,躺著吃餉麼?

除了文臣們之間的口水官司以外,另有禦史言官對於各州守將的奏本,不是指責他們軍費過量,就是指責他們練兵擾民。

宋勇毅受了那些文臣的勾引,竟然承認了他們關於淘汰武備的發起,乃至還專門寫了奏本,要求宋力剛淘汰武備,減少軍隊的數量,“放丁歸田”。

宋知夏因為宿世的印象,對於何汐並冇有甚麼好的觀感,對她的態度有些平平生疏,而何汐也冇有表示出對宋知夏這個小姑子的親熱,或許是本性,何汐對於張氏這個婆母也冇有表示出多靠近,整小我閃現出的就是一種無可抉剔的端莊,這類端莊如果在昌大的場合還好,但在這類家人團聚的場合,反倒顯得有些呆板不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