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融槓桿[第1頁/共3頁]
這些巨擘級彆的金融機構垮台或停業,直接引發了美國全部金融體係的危急。因為導火索是房地產次級存款,以是也叫‘次貸危急’。
第七百五十三章金融槓桿
鑒於本身目前跟花旗、高盛它們對本身的謀算,現在這個時候,還是多留一些活動資金在本技藝裡的好。
“…在看不清前路的時候,我甘願穩妥一些!”
“把美林在不動產範疇的資產全數賣掉。彆的,除了儲存彭博社和威瑞森的股分以外,剩下的私募股權投資也全數平倉吧。”郭守雲思考半晌後道。
比及次大危急的時候,五大投行的槓桿率根基都在30倍擺佈。
“看好歸看好。但你體味我對現在美國高速生長的不動產,特彆是不動產金融衍生品的態度。”
考慮到次級債券的高收益,郭守雲也冇有頓時脫手。提早一年分開這個大坑已經充足了。
黃金和石油的將來,另有起碼六年的上升期。以是長線買賣不會呈現太大的虧損。當然次貸危急前期會因為經濟崩潰,而導致油價呈現長久的回落。當比及美國開動印鈔機,操縱‘石油美圓’把本身的喪失轉嫁給全天下的時候,油價會再一次長到天上。
郭守雲耐久看跌美國房地產行業,在外界並冇有太多人曉得。但在鳳凰銀行和漢華控股高層卻不是甚麼奧妙。不過邁克爾・莫瑞茨卻感覺他有些太危言聳聽了。
就像現在,美林的槓桿率是19倍,而高盛、達摩、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的槓桿率也根基都在20倍擺佈。
此中的道理也很簡樸。
郭守雲笑了笑,“邁克爾,我對黃金和石油市場的將來很有信心。但如果你想做短線買賣的話,必須做對衝。如果是長線,隨便你把敞口開到多大。”
但這個建立在隔夜拆借上的龐大資產,就像沙岸上的城堡。如果在經濟繁華期間,市場上有很多錢的時候,保持很輕易。一旦產生經濟危急,乞貸的代價會更高,乃至很難借到錢。
30倍是甚麼觀點?如果五大投行的本金是100億美圓,那麼他們持有的頭寸就高達3000億美圓。很明顯,五大的自有資金明顯不止是100億美圓。由此可見,它們撬動的資金範圍將是驚人的。
等投行用融到錢,再加上本身的資金,采辦的金融產品做抵押,接到更多的隔夜拆藉資金采辦回報更高的金融產品,這就構成了槓桿。如此循環來去,槓桿撬動的金融產品的範圍就更加龐大。
“獲得收益的渠道有很多,不必必然是房地產及衍出產品。彆的,間隔上一次房地產週期已經疇昔了二十年,現在到底另有多大的參考代價,很值得思疑。彆的,現在美國超越99%的金融機構都進入了房地產及衍出產品範疇,範圍、增加速率,都遠超越去。僅僅是2005年兩個月內,房地產衍生債券,包含CDO和CDS的範圍就增加了近760億美圓,如果到年底,這個範圍將增加起碼5000~7000億美圓。這個範圍太可駭了,我不能讓美林冒這個險。”郭守雲態度果斷道。
次貸危急的範圍是驚人的,切身經曆過的郭守雲隻要想想就頭皮發麻,他不想讓美林再像上一世那樣涉入此中。
以是,雷曼開張了。貝爾斯登和美林紛繁被收買。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生長性一貫不錯。彆的中原電信和魔都石化年回報率超越15%,如果現在就賣掉的話,會不會太可惜了。並且老闆不是一貫看好中原企業的將來嗎?!”邁克爾・莫瑞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