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硬幣的兩麵[第1頁/共3頁]
富國銀行一心一意搞零售,任你互聯網思惟的大風颳到天上去,我就巋然不動,百年如一日的做好人道化辦事。用戶們去彆的銀行,能夠都被ATM機和網銀的冷冰冰辦事代替了,但在富國銀行這裡,你能最便利的找到網點,有最多的櫃員像上帝一樣服侍著你。成果,富國銀行的辦事牌打響了,用戶粘性強,單個用戶采辦的金融產品最多,代價的發掘做到了極致。
另一方麵,在冒險中嚐到了長處的花旗銀行,對於金融業的創新有著稠密的興趣。
郭守雲淺笑著搖了點頭。
“布魯斯,你這類永不滿足的野心,實在是他令我讚歎而佩服了!”
斯蒂芬・布萊恩認同的點了點頭後,“好氣候固然可貴,但今後還會有很多,但有的機遇對我們來講卻不常有。”
如果說二者哪一個更合適?能夠用一個簡樸的鄙諺來概括: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他不體味魯本・德斯坦,但他清楚斯蒂芬・布萊恩的職業尋求。
“我隻是不想讓本身的餬口變得過分平平罷了。…說說你對新公司的籌算吧。我曉得在你偏向跟美國百姓都會銀行歸併的時候,就必定考慮過今後的生長方向。”
“現在,全部鳳凰公司辦理則資金已經超越了3500億美圓,自有本錢426.8億美圓,負債率37.2%。從建立到現在,以季度算,辦理資金範圍均勻增幅144.6%,營收均勻增幅87.4%,淨收益均勻增幅73.9%,超越同類公司近2.6倍。如果不是鳳凰公司還冇有上市,想要投資我們股票的機構和投資人,早就把紐約證券買賣所的門檻踩破了。”
瞭然的點了點頭後,斯蒂芬・布萊恩沉吟半晌,“那麼美林呢?我們前前後後在美林併購上投入了那麼多的資金和精力,如果要放棄,豈不是太可惜了?”
“歸併?他董事局主席的位子不要了?並且,他辦理的美國百姓都會銀行但是美國排名前二十的大銀行,他捨得?”
“鳳凰本錢,建立三年,自有資產範圍增加了15倍,旗下持股超越5%的公司,事蹟都非常優良。特彆是控股的黑莓公司,現在已經是美國最受歡迎,銷量增加最快的手機公司,比起投資時市值增加了兩倍。其他像AMD、吉列德科學、安進公司等重點投資的公司,比起投資時,市值也增加了近一倍。”
……
郭守雲看了他一眼後笑道:“聽你的語氣,事情有變故?”
以兩邊為例:花旗的前身,是1812年斯提耳曼家屬創建的紐約都會銀行。紐約金融市場上,銀行比米鋪還多,作為一個小銀行,如何才氣脫穎而出呢?紐約都會銀行的挑選是,走外洋線路,為運營拉丁美洲貿易買賣的販子們供應融資辦事。當時候的外洋貿易支流,是歐洲和北美的收支口,相對來講,拉美貿易是高風險、低利潤的小買賣,就跟明天跑非洲、中東的倒爺一樣。
郭守雲麵帶淺笑的點了點頭。
他們最早用複利法給儲備賬戶計息,最早供應無質押小我存款,最早供應不需求最低餘額的支票賬戶,最早發明瞭可讓渡按期存單,推出租賃停業和萬事達信譽卡,最早推出ATM機和收集銀行辦事……。
相對應的,保守的富國銀行,在阿誰十年裡,股價漲幅僅僅為900%,比花旗要減色的多。但龜兔競走,比的不但是短時的衝刺,更磨練的是金融業驚濤駭浪下的儲存才氣。每當經濟泡沫被戳破一次,就有一批跑在前麵的前鋒者成為了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