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章 治大國如同顛鍋[第2頁/共2頁]
“彆的,如果非要以烹調來比方治國的話,你們裡的廚子,不但大火猛炒,還得顛鍋。大鍋和小鮮,哪個與大國更像?朕該是‘治大國如同顛鍋’纔對!”
魏良卿當時獲封寧國公,按規定他名下的地步當然不消納糧。題目是肅寧縣的很多地主與魏良卿勾搭,以“投獻”名義把本身的地盤掛到魏良卿名下,如許也就不消交田賦了,隻需求給魏良卿一些好處便可。成果他們皆大歡樂,隻是朝廷受損。魏忠賢垮台魏良卿失勢今後,這些地主又與本地官府勾搭,把“投獻”之地拿出來,改投在其他官紳名下,仍然持續偷稅。
廷臣們實在內心都明白,這些積弊可不是肅寧縣獨占,天下各地皆是如此。這些玩意雖上不得檯麵,倒是大家熟知的宦海“法則”,誰做處所官都是這麼玩,不然如何會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現在卻讓《京華時報》捅了出來,被天子揪住不放,這讓這些大臣們情何故堪?特彆肅寧知縣還是個東林黨,如果天子藉著這個由頭,展開對東林黨的打擊,那可如何得了?
“很好,朕等著成果。”朱由檢冷冷地應了一句,又轉向錢龍錫道,“錢龍錫,你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此語何解?”
朱由檢讓廷臣們章,就登載在《京華時報》當天的頭版頭條上,題為《肅寧賦役亂象》。請大師搜刮!的小說文章並未署名,是以一個本地童生的身份,報告北直隸河間府肅寧縣在征收田賦分撥徭役中的各種積弊。首要包含以下幾點:
六濫收火耗。官府征收上來的稅銀,按規定要重新熔鍊成五十兩一錠的金花銀,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耗損,稱為“火耗”。官府便以此為名,向百姓分外征收“火耗”銀,征收比例並無定限,但必定比實際耗損大很多,多出來這部分,也就進了私家的腰包。
等大臣們都說得冇詞了,朱由檢才緩緩開口:“李標以為這篇文章有誣告之嫌,要查,朕也很同意。如果查證的成果是不實,那就是誣告,就該從重懲辦,刊載的報紙也該獎懲。但如果所查失實呢?”
二謊報災情。因為朝廷有規定,因天災減產絕收,能夠蠲免田賦。本地地主便勾搭官府,幾近年年報災,冇災報成有災,小災報成大災。朝廷又疏於巡查,便年年被這麼亂來,不知少收了多少該交的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