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六朝古都(一更)[第1頁/共2頁]
二人急展開聖旨旁觀,隻見上麵是朱由檢不大美妙的筆跡:“奉天承運天子敕曰:著遼東副總兵官曹文詔率關寧鐵騎馳援南京。若叛軍進襲南京,其可暫節製南京衛所諸軍,統攬軍務,欽此!”前麵是硃紅色的天子大寶。
“這就是吳主孫權建的石頭城麼?”曹變蛟訝道,“我看過《三國演義》,內裡說孫權定都建業,在江邊築石頭城做為都城樊籬,陣勢險要,堅毅非常。現在看來,這座城底子就不臨江,起不到甚麼防備感化嘛。”
皇城以內氣勢為之一變,金碧光輝、氣象寂靜,與獨一一牆之隔,人流喧鬨、販子氣味稠密的民宅區構成了光鮮對比。南京留守朝廷的各級官署全都位於皇城以內,曹文詔被引著去的目標地則是兵部。
未幾時,世人來到皇城北安門外,這時纔有南京兵部的官員前來驅逐,為關寧鐵騎安排住處。曹文詔和曹變蛟被引著進入皇城,黃得功和翁玉卻因為官品太低,被擋在了內裡。
從內心裡,曹文詔底子對南京的兵權冇有興趣,隻想儘儘力與叛軍作戰,好酬謝天子的知遇之恩。但是天子恰好給他一道密旨,讓他接下這個重擔,曹文詔自是義不容辭。隻不過,他的關寧鐵騎隻要一千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如果本地官員不共同,他還是寸步難行。
黃得功卻撇著嘴嘲笑一聲道:“也隻剩個空殼子了。”
進了保衛森嚴的兵部,曹文詔與曹變蛟被引至正堂,賣力南京防務的懷遠侯常胤緒和兵部尚書胡應台已在此恭候多時。常胤緒是個四十多歲的大瘦子,卡在太師椅裡連站起來都相稱困難,態度也很倨傲,隻對曹文詔客氣了兩句,對曹變蛟則連正眼都冇看一眼。
翁玉本是墨客出身,學問賅博,當即為世人講解道:“曹將軍有所不知,這座山崗名為清冷山,一千多年前孫權建城時,它確切是臨江的。但物換星移,江水逐步西遷,石頭城闊彆江岸,落空了防備感化,厥後就燒燬了。唐人杜牧有詩雲: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孤單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可見起碼在當時,石頭城就已經空無一人了。”
翁玉苦笑一聲,剛想開口,黃得功卻打了他胳膊一下,長歎一聲道:“翁秀才,你我人微言輕,說那麼多有甚麼用?儘管守好這段江,不要遲誤了曹將軍辦事就行啦!”
曹文詔和曹變蛟順著翁玉所指的方神馳去,隻見離長江南岸約三裡處,有一片低矮的山崗,上崗之上是一座用巨石堆壘而成的城牆遺址。固然氣勢恢宏,但因為長年風吹雨淋,早已破敗不堪,並長滿了綠樹青草。如果不細心看,定會覺得這裡隻是一座淺顯的山崗罷了。
早有人將動靜送至城內,是以關寧鐵騎進城倒很順利。穿過外金川門後,眾軍又從北麵的金川門進入葫蘆形的都城。都城的城牆比外郭更加宏偉堅毅,比京師內城還要高大。曹變蛟不由讚歎道:“如此固若金湯,叛軍想攻破南京,純屬癡心妄圖!”
翁玉也歎了口氣道:“何止這座空城。‘石頭城’這個名字,常用來代指南京。當年諸葛亮來東吳商討孫劉結合抗曹大計,路子此處,便說‘秣陵之地,鐘阜龍盤,石城虎鋸,真乃帝王之宅也’。厥後孫權公然在此定都,名為建業。以後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均以此為都,又改名建康、金陵,富強之景不亞於後代之長安。可惜南朝不思進取,整天紙迷金醉,又崇信佛教,將喪國之痛和北伐銳氣消磨一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不想杜牧當年之歎,本日竟又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