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言官外放(一更)[第1頁/共2頁]
“快講!”朱由檢迫不及待隧道。
周延儒所說又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朱由檢極想做的一件事。明天終究有閣臣在朝會之上正麵提出,朱由檢也就順勢問道:“對呀,賦稅乃國度存亡之大事,怎可有如此大的胡塗賬?科道官員可有奏章?”
而包含都察院禦史在內的統統官員,本來都一門心機地揣摩著如何能讓天子改弦更張,回到疇昔的老路上,底子冇想到有人會對他們來這麼一手,一時候全都驚呆了,竟然不知該如何答覆。
朱由檢幾次咀嚼著溫體仁的話,心想這招可太損了。在交通和資訊通報並不便利快速的環境下,把統統禦史全撒出去,即是就是把他們趕出了京師,趕出了大明帝國的權力中間。如此一來,言官們不但上奏章的難度大大增加,動靜也會變得閉塞,比如你在雲南、廣東巡查,京師產生甚麼事,等你曉得並且寫出參奏、遞到朝廷,事情早灰塵落定、板上釘釘了。
朱由檢的確恨透了“祖製”二字,心想就因為因循保守,中國纔會垂垂掉隊,從天下第一大國、強國,變成人儘可欺的東亞病夫!但是在這個期間,因循保守的權勢又是如此強大,天子不遵祖製,他的諭令就會落空合法性,大臣們便能夠和他對著乾,最後常常還得是天子讓步…
“恰是!”溫體仁忙肅容奏道,“隻要陛下聖意已決,臣明日即上奏章,言祖製不成廢,十三道禦史必須巡按天下,所奏之事必須為巡查路程中所看望、查察而得之事,如無事可奏,或所奏避重就輕,反而對朝政妄加評斷,則申明此禦史不稱職,應予撤換,乃至定罪!”
這溫體仁並不急於說出本身的主張,而是先給朱由檢科普了一下禦史軌製,最後才道:“太祖天子設立都察院,原隻為監察官員,懲辦貪弊,而非越俎代庖,乾預處所行政。可厥後禦史權力越來越大,肆意參劾而不受製,豈止處所,即內閣與六部也深涉此中。更有結黨營私、與處所官員沆瀣一氣者,如閹黨中就有很多是禦史。
溫體仁多麼聰明,立即明白朱由檢這是采取了本身的建議,謝恩以後喜滋滋地退下了。
溫體仁不愧是聰明絕頂之人,當即垂首奏道:“臣有一策,可既不違祖製,又使禦史冇法掣肘陛下。”
“現在陛下君臨天下,萬象更新,這些禦史不但不共同,反而到處指責陛下之新政,且一人發難,群起而繼之,又在朝堂以外廣佈言論,使士紳對陛下很有牢騷。如果說陛下是翻山越嶺的旅人,那麼這些人就好似阻路的波折,若不大刀闊斧砍伐一番,必刺人手足,為害不輕!”
溫體仁忙謙恭地奏道:“陛下,禦史軌製古已有之,漢朝已有禦史台,一向因循到元,職責均為糾察彈劾官員,肅正法紀。--x-我朝洪武年間,禦史台改名為都察院,在都禦史之下又分設江西、浙江、福建、四川、陝西、雲南、河南、廣西、廣東、山西、山東、湖廣、貴州十三道禦史,代天子巡按天下,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禦史官品雖低,但不受處所節製,並允其傳聞奏事,即便所奏為虛亦不得之罪,是以權力極大,頗能擺佈廷議。”
看罷票擬,朱由檢當廷用璽,並微微一笑道:“讓這麼多官員馳驅繁忙,朕心中亦不忍。如許吧,朕以身作則,親身去通州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