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121|第 121 章
翻页 夜间

121|第 121 章[第1頁/共3頁]

長春宮、鐘粹宮、鹹福宮等諸多太祖親身定名的宮殿中的高位妃嬪垂垂聽到了這動靜, 心中都是一派歡娛。

可宮人不能擅自乘車,這些人都叫王妃打成這模樣,又如何能帶去景仁宮?

滿宮中都想看看賢妃與周王妃這對婆媳會不會因為兩家相互彈劾之事結下嫌隙、周王妃又當如何對待兄長當朝與宋狀元與訴情愛之舉,卻總也等不到他們鬨起來。

桓元娘自幼狷介,曾與人訂婚,退婚以後再嫁周王之事在心中都算得上汙點,對周王一片忠貞更不容人玷辱,聽到這動靜後氣苦得幾近落淚。那句“要嫁少年天子”更是誅心之言,她忍耐不住如許的誹謗,當即扔下繡到一半的經頁,命總管寺人將傳謠的人抓來。

也不但這兩宮朱紫,更多有子有寵的妃嬪都將目光投向了那邊。

宮中冇那麼便利獲得前朝的動靜,高位嬪妃能召見家人,多數命內侍出去傳旨,叫家中女眷遞牌子出去參拜;低位嬪妃可貴召家人入宮,隻得把目光盯住重華宮和景仁宮,從這兩處動靜上闡發外朝意向。

她本來隻是隨口一說,說完以後卻驀地感覺這說法很風趣似的,眯了眯眼,叮嚀道:“叫人盯側重華宮,看看那邊是甚麼反應。”

桓淩和宋時當廷出櫃這麼樁大事, 固然被周王攔在重華宮外,六宮中卻早遲早晚都被人通報進了動靜。

賢妃在宮入耳到這動靜,隻覺頭痛如炸開,麵前一陣陣發黑。

那位桓王妃但是個被婆母叫去訓兩句都要眼紅墮淚的嬌蜜斯,卻不知傳聞本日朝堂上的熱烈後又會如何。

桓元娘倒是恐懼,神采剛毅地說:“本宮亦是依宮規措置的這些妄傳流言之人,與母妃親身摒擋是普通的。盧公公若不放心,我與公公一齊去處母妃分辯此事。”

桓元娘悲忿道:“是本王妃平素治宮太寬仁,縱得你們膽小妄為,敢如許歪曲我、周王與我的名聲。本日若再不經驗束縛你們,這重華宮中哪另有半分何端方可言!”

她手托香腮,看向景仁宮方向,心中細細闡發著自家兒子爭位的好壞之拋。耳間斷續傳來大宮女可惜的群情聲:“再好也是斷袖,又當著聖上的麵牽出此事,隻怕出息也斷了,隻可惜了宋三元才學絕世……”

那周王的隱形太子之位呢?

這句話傳出重華宮當天,便被人倒置因果,重新編了個故事,赫赫揚揚傳得滿宮皆是――

馬家與桓家竟鬨到這一步,雖說陛下不肯在朝上究查下去,但三司會審馬誠等人一事,便已申明聖上對馬家已有不滿,隻是看在周王麵上,一麵再再而三地包涵。

那寺人也跟著笑:“可惜桓王妃暮年攀親結的恰是宋大人,她倒肯嫁,宋大人卻不肯娶呢。”

但是賢妃夙來八風不動,周王則幾近是讓人封了重華宮,出入的都是知心可靠的寺人宮女,彆說內裡的動靜透不出來,連外頭的動靜都休想傳入重華宮中。

她便教人將滿宮內侍、宮女聚在殿下,將那幾名宮人綁到春凳上,當眾打板子。

雖說周王倒下, 也不必然輪得上她們的孩兒, 但是周王隻因身為宗子, 便受寵多年, 大位在望, 連帶賢妃的身份也水漲船高, 能看看他的笑話兒也叫民氣曠神怡不是?

但後宮長日無事,不過便是爭寵、爭位份、爭後代出息。周王這些年穩穩壓在滿宮皇子之上,現在好輕易有了能夠扳動他的著力處,怎能等閒放過了?重華宮在這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之下,終究還是流露了動靜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