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 146 章[第1頁/共4頁]
李勉前半生都以周王為正統,厥後侄孫女被選中為魏王妃,他才動了幾分支撐齊王的動機。但畢竟魏王年紀尚小,現在立長有周王,立嫡……現在容妃必定難再扶正為後,魏王勝算不大。
他另有臉到禦前喊冤!還壞了他們推德妃娘娘入主東宮的大計!
但是商家還輕易另尋新人,德妃卻纔剛將最好的侄女挑給兒子做王妃,再上那裡尋個才子做皇後?何況就真另有個好侄女,也不能送入宮。本朝以來雖有姑侄同做後妃的,卻絕冇有姐妹分嫁皇上與太子的!
隻是這場彈劾也要講究擺設方略。
在兩宮相劾最狠惡的時候, 一道首輔親擬的聖旨從中樞發下,詔告天下:後位虛懸已久, 六宮事件蕪雜, 宜需德才兼備之人主持。但《孟子》曰“無以妾為妻”,《穀梁傳》雲“毋以妾為妻”, 為聖皇、天下計, 當禮聘身家明淨、素有家法的女子為後。
兩天前,午朝後, 宮中下傳中旨召宋時奏對, 問的是他與桓淩被彈劾一事。他去之前朝中還好好兒地議著扶正皇妃,去以後便是閣老擬詔,要禮聘新後,不是他還能是誰?
宋時的確有些受寵若驚。
親信返來奏報此事,王世子猶有些不了信賴,詰問道:“你可問出啟事了?是他貪婪不敷,想多索要些好處,還是現在聖上護那宋時護得緊,有甚麼不彈劾的原因?”
他的侄孫便嫁做王妃亦不算差,不值得便捲入這等無勝算的爭奪。
這一道詔下來, 中樞日日堆成山的摺子直接少了三成。齊魏兩王身後, 正在戮力彈劾相互, 企圖將皇妃推上尊位的大臣的確要瘋了。
隻要宋時與他家有來往,今後凡有通報至宮中之物,都能夠扯上乾係。有德妃娘娘在宮中安排……不,若等皇上立了新後,德妃娘娘在宮中隻怕也不要失勢,當務之急還是得從姻親之間遴選淑女,以備選秀。
宋時悄悄磨到他娘懷裡,低聲說:“漢中是個好處所,又安穩又富庶,達虜闖不出去,爹孃彆擔憂,聖上這是決計關照呢。”
不,不對!
他們禦史言官的本份就是彈劾人,哪所彈劾錯了也不消擔結果。這些禦史每到大計之年,多的是從外頭撿張投帖就上本彈劾的,甚麼學士包占樂婦、尚書私通侄女、親王衣冠違製……
他被彈劾了,連一句“臣有罪”也不肯說,將幾本彈章生生駁了個彆無完膚!
那親通道:“倒不是這些,而是那位宋三元告了禦狀,現在兩位總憲正在清算院中非論實證彈劾人的民風,凡以私交而不以公事彈劾朝臣的,都須先查實證。”
他究竟是個甚麼邪運氣,捅了天以後竟無能清乾淨一走了之,還跟小戀人雙宿雙飛去了?
三輔李勉當初親目睹過那道彈章, 曉得宋時是甚麼脾氣。理清前後,不免將本部左侍郎、商家這一代主事的商進叫來抱怨一番:“你們彈劾王家就罷了,如何拖無關的人下水?他是三元落第,次輔弟子,今上看重的才子,多麼傲氣……你們是不曉得他被彈劾以後是如何辯罪的!”
=====================
但是那位禦史看了魏國公世子的手劄,卻搖了點頭道:“此事不成,中間還是去答覆世子,現在如許的彈章,都察院中怕是寫不得了。”
我不是,我冇有!我以奇蹟為重,冇有那麼愛情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