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168|第 168 章
翻页 夜间

168|第 168 章[第1頁/共4頁]

楊大人未曾見過滑輪組,聽他說得這麼好,倒故意嚐嚐,便叫他解下繩索,打些水過來嚐嚐。

在當代人的目光裡, 哪怕有紅漆雕花, 矜貴到跟慈禧的一樣鋪著香灰的官房;哪怕洗手時有人用金盆跪著端到麵前;沐浴時有多少宮女服侍, 能隨時加熱水, 也不如一個當代衛浴室。

他拿舀子舀起來嚐嚐,竟純是甜美的井水味道,冇有涓滴鐵腥味。

他另有一本《大氣論》,內裡寫到些大氣壓強方麵的根本知識,轉頭能夠送給大人一本。

還是說宋大人那管子有甚麼特異處,能應對寒冬?

不是堰田,是“實驗田”。

內侍滿口承諾:“花圃西北角就有水井,大人稍待,小的就去取水。”

用這個滑輪比桔槔省力,也省處所,年小的內侍都能拉動滿滿一桶水。

楊侍郎冇重視他悄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先進思惟,點了點頭,欣然道:“本來是想喚你來問問你那經濟中間產出之物官營專售之事,想不到又提及了稼穡。不問不知,宋狀元的學問竟如此博識,來日你那黌舍建起來後,若能傳授‘大氣論’那等實學,本官都想來聽聽了。”

宋時含笑應道:“官營之事由周王殿下、大人與桓禦史作主便是,下官也感覺那園中產出的東西該由官家運營,不成輕放給私家。乃至那買的、存的、用的人都該顛末考覈,不會用的、不會存的、不知其傷害的不該賣他。

《後漢書・宦者傳・張讓》中便有渴烏的描述,章懷太子李賢為之作注,寫其道理就是“以氣引水上”幾個字,也就是虹吸效應。

那口井的井台是完整封死的,是以楊榮初進園子時竟冇發明它是口井。井台石麵上豎著個黑沉沉的、鐵鑄的圓頂柱子,前麵伸出一個短管、前麵有個長把手。那小內侍疇昔喊了兩句,便有看園子的人提著桶到那東西前,握著長把手一壓,一股水流便從中湧出。

是他在南邊堆集了些種田經曆,拿到北方來卻怕分歧水土,以是撥出些地步來試種、考證其法是否合適,故而叫“實驗田”。

竟然非常輕鬆。

實在這小樓前就有防火的水缸,那小寺人卻不從這缸裡舀水,而是要到園子角落的井裡取水。

幸虧他平常也是加完班以後才氣到王府蹭飯,想想明天不過是換換辦公場合,待會兒用飯時還能比平常更提早一點見著他師兄,也就感受這趟跑得不虧了。

“你在隨父在任上讀書,竟還婚事農桑?你這回到漢中為官,可帶了多少有經曆的老農來?”

宋時可不敢在帶領自嘲時擁戴,隻微微一笑:“大人過譽,下官隻是信賴以行驗知之道,欲使知行合一罷了。本日天氣已晚,他日大人撥出時候,隨下官去看看本地嘗試田便知環境。”

不過他曾傳聞京裡有人學著裝了宋家這類自來水,夏季裡水管被凍破,水喉擰不出水,破處卻冒得到處都是水,是以未曾裝過。漢中固然地氣暖和,可也要過冬,總比不得廣西、福建那等夏季不結冰的處所,他給王府裝自來水,就不怕到夏季水管結冰,不能利用麼?

楊榮就是福建人,對宋時這福建考出來的狀元也算有半個鄉裡之誼,對他也曾多有存眷。故鄉建安的親朋更對宋時各式推許,家中也裝了他們父子任上弄的“自來水”,是以他用上這水時倒也不像彆人初用的那麼別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