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 181 章[第1頁/共3頁]
黃寺人笑道:“王妃娘娘細心,奴婢這便回宮覆命,叫人來王府接車。”
大哥的技藝、用兵絕然比不得他,同業的桓淩和王府長史們更是無用文人,怎地父皇就點了大哥做這差使,看不上他呢?
漢中出甚麼大事,須得王府長史歸去措置?
李氏福了福身,溫婉地答道:“奉侍殿下與娘娘恰是妾分內之事,談何辛苦?娘娘放寬解,遼東離著居庸關也不過一千餘裡,待世子出世,娘娘養好身子,殿下也該回到京裡了。到時候聖上開恩,殿下進京覆命,豈不就能回府來與娘娘和小世子相見了?”
再者說,周王妃眼看就要分娩,總不能叫皇孫生下來也見不著父親吧?
他再如何遺憾, 騎馬的本領也確切還是比不過褚長史, 隻好連夜幫他清算行李, 將本身的等候依托到了他身上, 殷殷說道:“早去早回。”
著內閣擬旨,再往周王府傳一道旨,許王妃清算行裝,修書與周王,同聖旨一道送往居庸關。現在已然玄月,到遼東鎮另有千裡之遙,那邊地氣極寒,還該叫他們早出山海關,早日回還。
她便愈發詳確地說了一遍漢中府信中所附的清單,連連誇那位宋皇親。若非他來信奉告她們王爺出行的光陰、隨行人馬、備下的行裝,她們這邊才氣剛好安排擠該送的東西。
宣罷旨,黃寺人便換了副笑容,體貼腸勸桓王妃:“桓娘娘早些著人清算罷。奴婢傳聞遼東苦寒,隻怕他們在京郊多拖一天,到遼東便多冷幾分。殿下金尊玉貴的身子,自幼就冇嘗過風霜之苦,若備得少了,到遼東享福可如何辦?”
周王也直送到驛館門外,殷切地盼著他早去早回。鎮守居庸關總兵徐崴與京中新調來坐鎮的平寧侯王濟看著他們急倉促送歸的模樣,的確要覺得左長史已得了聖命, 要代周王回京麵聖。但周王住的是他們居庸關的驛館, 他們又豈能不清楚京裡有冇有動靜傳來?
齊王冷哼一聲:“那是我大哥,如果父皇肯放我巡邊,我自必比大哥做得好,可我也不消盼著天候不好,壞了我大哥的身材。”
齊王府的親兵縱馬如飛,不過兩天便從居庸關外打了個來回,探聽出了兩個動靜:他大哥已經解纜去山海關了,周王妃和側室給清算了一車衣裳用器;他大哥的左長史天一亮就告彆他堂舅貴爵爺,彷彿是漢中出了甚麼大事,左長史急著歸去。
若他身子真壞了,就更不敷為慮。
他的目光凝在輿圖上,固然神采不異,一旁陪侍的王公公卻也猜得出他的心機,低聲勸道:“殿下離京已逾八個月,豈有過京師而不來覲見陛下的事理?陛下何不就宣他們入京,問一問殿下這幾個月所見所行如何?”
當初她滿心隻想著如何幫手殿下,坐一代明君賢後,現在才知,本來她要做好一個賢王妃也不輕易……
很久,站在輿圖前的天子才抬了抬手:“他們現在正在梭巡軍務,怎可回京。即便是要回,也得等這趟差使辦完。外放的親王臣子那麼多,未曾聽聞哪個為了家事便放下國事的。”
他雖不敢深勸,卻也揣摩著天子的情意說了幾句,但新泰帝隻凝神看著那份輿圖,彷彿冇聽到他的絮絮低語。
周王妃現在鄰近產期,行事不便,來接聖旨時亦是步步謹慎,雙手交疊在身前,護著腹部。昔日聖上所賜的側室李氏在旁陪侍,行動飲食無不親力親為,身邊跟從奉侍的宮人使女也端方森嚴,比在宮中時換了一番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