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215|請假
翻页 夜间

215|請假[第1頁/共3頁]

前些日子好輕易經濟園稍稍走上正路,父皇又欽點了要他們製造鐘錶,他還想要在京裡重現漢中經濟園的生長勢頭,卻被二哥拖累至此。

李氏緩緩點頭,抱著她勸道:“娘娘,聖命難為。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娘娘何不想想聖上為何要將我們小殿下留在宮裡呢?”

不但周王,連他們這些屬官,乃至滿朝大臣都這麼覺得。若非周王目睹的回不了朝,宋大人何不在京多等兩年,而要拋下翰林編修如許清貴又大有出息的官職,千裡迢迢奔赴漢中?

這道旨意豈止攪動了周王府一家,不過周王妃是為兒子被召進宮而悲傷,彆人倒是為了冇有兒子可進宮而焦心。

天子沉默了一陣,轉頭問褚長史:“這是惠兒的意義?他莫非真籌算在漢中做起藩王來了?”

周王在漢中惦記取京裡的王妃, 京中王府的人也正惦記取回周王府之事。

一道聖旨發下,頓時轟動了全部朝廷。

她情願留在京中奉侍小殿下,替周王府通報動靜,請王妃不要再躊躇了。

不過也隻是他這個見地過當代鐘錶的人要求高,這鐘即便進到宮裡,和彆人的貢品比擬,也可躋身一流了。

天子聽著他細講為何供料不敷,經濟園的喪失多大,神采微沉,垂眸問道:“此事主管建園的監察禦史如何不報上來?”

質料進的不敷,偶然就隻能空轉、空燒,乃至被迫歇工,而每次重新完工又要破鈔很多工料。魏王不似齊王母家出身勳貴,有的是銀子補助部下財產,更受不住本身經心極力籌劃的差使被人拖累成如許,一怒之下竟上本告了齊王。

宮中向來都是以日晷、漏刻計時,更準的便是欽天監的水運儀象台,卻都冇有這般精美華麗,能夠擺在屋裡賞玩的。就連天子得了這座鐘也愛不釋手,召獻鐘的褚左使進宮演示用法,還讓他帶來的匠人翻開鐘後蓋,親眼看了看內裡的構造:

褚長史覷著天子的表情不錯,也擁戴著笑了笑,說道:“周王殿下赤子之心,宋知府唯知忠義,進上之禮隻為表敬愛之心,何必與彆人比擬。”

齊王少大哥成地感慨道:“監察禦史如何敢彈劾親王?他們也隻敢問問礦上那些小官兒罷了,但是朝廷的礦向來便是如此,那些小人不知尋得出多少藉口遲延。可兒臣、可朝廷的經濟園卻遲延不起,一日不完工便是一日的喪失。”

新後將立,朝中將有嫡子,周王這個庶宗子又何必還京呢。

他去盯著采礦的時候少了,下頭人羈繫不免垂垂鬆馳,那些礦上的民風又重新倒向疇前他還冇按著漢中府之法管人時的模樣。再兼他現在心胸大計,保全不得修路、轉運二政,補助運轉的銀子也少了,那些礦料送到經濟園的速率便慢了。

現在彆說比漢中,就是比他本身之前那段時候也差很多了。他是不敢強求二哥用心王事,隻求父皇讓他能插手礦料一事,就如宋時在漢中所行普通,不必被人到處掣肘。

她拍了拍李氏的手,反而勸她:“你在京陪我太久了,也該回漢中奉侍殿下了。王氏至今也無所出,你如有個一男半女,我們王府纔可放心……”

褚長史跟著賀表一道獻上的,是一套唐人抄的《金剛經》, 一盤赤玉雕的安石榴、一套八層透雕的象牙球……與兩座高可三尺許、鎏金嵌寶的銅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