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272|第 272 章
翻页 夜间

272|第 272 章[第1頁/共3頁]

他們做寺人的不敢問政事, 卻能體貼一下聖上的家事:“往年周王殿下都掐著聖壽的日子進京來進壽禮的, 這兩年也不能返來。固然是邊關戰事要緊, 可現在四海昇平, 西北撻伐連連得勝, 那些虜酋都肯主動歸降, 陛下也該諒解殿下一片渴念之心, 讓殿下進京賀壽了吧?”

“王妃舊年倒給妾寄過幾篇宋大人的文章,隻是妾身看著另有些晦澀,恐分歧給哥兒看。市道上傳抄的那些又怕有不準的,妾便叫父親去宋家求幾本――他家就有正讀書的後輩,想來那宋三元總會給他家本身的弟子寫些深切淺出的理學文章。”

他倒不怕到時候就得個光祿大夫的虛銜致仕,隻怕朝中有小人嫉恨他兒子,借他這做父親的官位小,在朝後輩分歧官位比父親高的藉口壓著不讓他進京。

不消問也可知這個“們”字是指誰了。

他大兒子嗔道:“霄哥兒都能了局招考了,爹你還開口就叫時官兒,叫孩子聽著多不像樣呢。”

李禦史道:“那裡有叫孩子們抄的。宋兄家中如有舊書,儘管拿給我,我歸去叫清客們抄了便是。”

關上門後,一家父子才猖獗地歡暢起來:“快,快去給你們娘和媳婦說一聲,時官兒終究要回家了!”

李大人家裡自有清客謄寫,也不介懷這些,便收下卷子,誇了幾句“雛鳳清於老鳳聲”,向宋大人告彆:“我早些將卷子抄出來,宋三元的原稿天然還要償還,不敢私藏的。”

他們三兄弟做題時都是單抄到一張紙上的,是以原題和答案倒還潔淨,隻是有些放得久了或是寄送途中遇了雨,有些發黃卷邊。

她抿了抿唇,下決計道:“你叫家裡人尋幾本物理化學甚麼的。我的兒子我曉得,惠兒在漢中定是看了很多宋三元的新書,等他回京,萬一考校起賢哥兒的功課,我們哥兒能答幾句,也叫他父王歡暢。”

但是他三個兒子都出息了,他還在乎個官位麼!

就算一時不回,周王隻要返來了,還能不替妻舅和……啊?不替他們弟弟說話嗎?

趁便也提示他家一句,周王能夠要進京了。

宋昀恨恨道:“這些天殺的達賊,打不過我們也不肯降,生生將雄師拖在關外,我們時官兒就得滿陝西地跑著給他們弄軍糧、東西,看這模樣邊軍也離不開他。”

她父親正在都察院做僉都禦史,與那位桓禦史是同僚,憑這乾係……咳,不是,應當是憑著天家、憑著周王府的麵子。

李大人感慨地點點頭,在客堂中坐了一會兒,與宋老爺說了些西北的動靜,宋家兩位爺也坐鄙人首陪客,一麵跟著探聽有冇有他們弟弟的動靜。固然宋時隔幾天就來一封家書,可這孩子就好報喜不報憂,做家長的總也不敷放心。

等他辭了官,閒下來,便盯著後輩讀書……

陛下成心要讓周王還朝。

三品大員,那可就是侍郎了!

不但叫他進京賀壽, 現在皇孫也到了該開蒙讀書的年紀,總要讓父親看看纔好。

他雖未下聖旨, 但禦前奉侍的寺人都是揣摩上意的妙手,天然明白該說甚麼,該如何說。過未幾久, 聖上思念周王, 欲召他還京的風聲還是透入了後宮。

隻這一字之差,便有六合之彆。周王的生母賢妃聽到這動靜後,連聲唸佛, 衝動得將守著王府的李氏召出去,與她商討:“傳聞這兩年惠兒跟桓氏在漢中府弄的甚麼女黌舍,教出來的門生都會讀書算數,還講天道,卻不知他們學的甚麼?我們哥兒現在雖進了上書房開蒙,可宮裡教的都是舊書,隻怕比不上漢中有宋大儒在,除了四書五經,還要教的甚麼物理、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