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278|第 278 章
翻页 夜间

278|第 278 章[第1頁/共3頁]

朝廷大事不是這些內侍能懂的,叫他們在這裡杵著亦無大用。他揮揮手命世人下去,叮嚀他們請三位閣老過來議政,不久後門外便有內侍通傳,三位老先生求見。

三位閣老心念電轉,俄然想到一人――若周王還朝,不管是民生還是軍務,他都能擔負得起來的!

西征雄師馬踏陰山, 於河套外大破俘南侵的可汗雄師, 俘獲其子合赤溫濟農與大臣、後妃、公主數百口。以後雄師追逐虜廷殘部直入瀚海, 虜汗流亡中因傷病而亡, 大妃下嫁年僅十餘歲的繼子火魯赤, 攙扶其成為新任可汗,領殘部逃往韃靼祖廷地點。

天子看著他們似比平常都雅些的臉龐,也覺著舒心,含笑問道:“朕欲封禪泰山,先生們可有甚麼要說的?”

新泰帝癡迷地摸著輿圖,低聲喃喃,似是自問,又似在問四周宮人內侍:“朕有一日山陵崩,史乘之大將如何記敘?太廟中又當如何供奉?”

天子終究比及有人勸諫他召周王回京,當即應道:“周王仁厚賢達,堪當監國重擔,朕不在京中時,皇室中人與朝政、軍務暫由周王措置,有不能決計者再報與朕便是。”

三位老先生覺得本日的刺激夠了,正要退歸去擬旨,聖上卻又添了一句:“若隻一道聖旨便把周王調回,未免不敷慎重,還該選個身份貴重的使者迎他回京。”

他叫寺人取來新繪的輿圖,看著上麵新繪出的邊境鴻溝――本來以長城為界的國土擴大至陰山以外,過亦集乃直連至甘肅。此中散落著數座新的軍鎮, 都興建成繁華城鎮模樣,除了戍衛新邊的將士以外,還住著很多衷心臣服大鄭的草原部族。

這些內侍枉自看著聰明,還是不懂聖心。不過新泰帝現在連逢喪事,亦不計算他們的癡頑,隻淡淡道:“朕不過隨口一言,何至成這個模樣?你們在宮中也奉侍這麼久了,竟還不慎重。”

李勉心下度量著幾位皇子的資質、出身,稍稍抬眼,暗窺天顏。

聖駕挪動可不比淺顯官宦出行,此去泰山起碼也要有兩三個月,朝中豈可無人坐鎮?陛下若要遠行,是要將朝政交予他們三個老兒還是留京的幼年親王?

而周王正妃兄長所率的招安使團亦是屢建功業,前後勸服韃靼右翼幾處部族歸順, 更降服正窺測河套的土默特部, 逼得土默特汗的宗子親身入京乞降。

幸虧呂首輔輔政多年,對京裡人物瞭如指掌,能在眨眼之間篩出最合適的人物:眼下京裡就有一名身為周王姻親,又剛在西北立下數樁勸降大功的僉都禦史桓淩。他年紀又輕,身材好,擅騎馬,由他去驅逐周王不特知份合適,路上也不會擔擱工夫。

天子聽到這個“桓”字,也不由點了點頭,笑道:“呂先生保舉的人豈有不好的?隻是朕記得桓淩現在隻是僉都禦史,身上未曾有爵位?”

呂閣老白鬚微顫,摸索著問道:“陛下此番南下,可要將周王先召回京?”

他在位期間有開疆拓土之功,有上天降雷電之用,有吉祥嘉禾繁育,有滿朝忠臣良將幫手,有仁厚賢達的將來儲君……

張次輔回聲道:“吏部與兵部已初初議定封賞名冊,陛下要看,臣這便命人取來。”

他固然踏遍了府穀縣處所,跟宋時度了個小蜜月, 卻還感覺本身來不及訴儘彆情……隻留下很多似真似假的癡情故事, 被他連著報紙和書攤上的酸文一起揣上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