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307|完結
翻页 夜间

307|完結[第1頁/共6頁]

幸虧聖上先點了這兩個才學既深,又有見地的考官,還未測驗便將這題目呈到了他們麵前。

理科的卷子答案字數少,不怕簾內出題的時候長。

就連他……他的皇兒皇孫等將來要親閱這農科考卷時,也可一眼看出對錯,不怕考官誤落佳捲了。

兩人蕭灑地回絕了更多的官爵恩蔭。

封侯,他已經封了。

張次輔摸出個老花鏡戴上,眯著眼將題目看了一遍,歎道:“我看這卷子的形製,俄然想起太・祖曾欲行科舉取試,便成心在一卷中多出考題,以百分取士,辦個與前朝分歧的科舉。可惜未及開恩科便已宮車晏駕……”

農科與製科錯開,恰好還能給今科不幸落第的舉子們多一條晉身之道。

宋時頗覺得然地點頭:“這些練習冊和卷子是我師兄花了兩個多月工夫清算的,可謂麵麵俱到。若都能全麵把握了,彆說隻是依朝廷交代之法製種配藥,就是本身指導人培養稻米與各色菜蔬的良種也儘夠了。”

不但是答題難,有些以算數為底子的題目,若出題時置錯了數字,那題是底子解不出來的。

題目雖多,但能深研事理、熟諳算式的話,倒不是很難,兩個時候內便足以做完。

不要甚麼了。

封妻,雖說他家這位不能叫“妻”,身上的爵位更不是他掙來的,但他們桓淩畢竟是個侯爺,四捨五入也算他封了。

他們倆自是不能當一輩子考官的,將來換了彆人主考,更出不了那麼多的題目了。

時春賢弟翻過捲紙,看了附錄的答案,深沉地表示:“若要以這考卷擇人,公然是要多花時候備下題目和答案。”

不久聖旨明發到各地縣學, 來歲要開恩科加試農學的動靜很快傳遍天下,桓宋學派師生的正版和盜版文章一時銷量大增。

這兩個孩子都是熟諳經史之人,宋時更曾進過翰林院,看過中秘書,或許就曾從中見過太・祖起居注,欲師法太・祖舊製?

上書房的門生一夜之間多了幾門功課,又是聖上欽命送來的,不敢不學好,因而回家熬夜翻書,邊學邊罵這場還未問世的測驗的出題人。

新泰帝召來太子,將照片給他看,強打精力教誨他:“你將來要多設衛所,將朝廷雄師派駐往那些蠻荒之地。多設流官衙門,設農官教本地蠻夷以稼穡農桑之事,授千斤良種;設教官教以經義理學,使其歸服王化,科舉晉身……”

他們隻想早點出發,將剩下的礦產、能源丹青好,早些返來享用真正的退休餬口。

不消考慮筆跡如何,大部分題目完整不須考慮頂格、避諱,不必為一句妙語、幾處峻麗排比而在圈點間躊躇,更不必絞儘腦汁擬出分歧的評價詞……除了最後一題還須憑他們的目光決計分數,前麵的幾近都隻對著答案一步步給分,判得不知多麼輕鬆。

新泰帝既對勁又有些遺憾,命三閣老安排張掛皇榜,新農官到部院見習等事件。叮嚀罷此事,見桓淩跟宋時還在,便含笑問道:“這回農試辦得甚是美滿,你二人勤懇稱職,深慰朕心。”

打完告終,那雙手還不分開,反而在他臉上貼了貼。溫熱的肌膚掠過他微涼的臉,熨帖的感受讓他忍不住低下頭,好從那手上汲取更多熱量。

呂閣老看了兩眼卷子,並不窮究題目,隻問他們:“這麼滿滿幾張卷子的考題卻要考到何時去?並考官出題也吃力。不如不問旁的,隻考耕籍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