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30|第 30 章
翻页 夜间

30|第 30 章[第1頁/共4頁]

世人便都說他是想多了。

“不成不成,仙姑不是已說了?本身不是仙姑本是人。那應是當悲傷過分,一夜白髮,怎好就當作真的仙姑供奉,你們上回要給舍人公子建廟時公子就說活人修不得哩!”

那武平縣欺辱大戶,乖戾非常,已獲咎光了滿縣士紳;又與周王妃孃家退婚,冇了背景,說不定還因故成仇,那裡還興得颳風波來?

越來越多的村民聞聲他們說話,也湊上來各抒己見,倒把黃大人擠到一旁。他們越說越多,越說越快,做翻譯的衙役也聽不出來這些鄉民的土的話了,田師爺便湊上前建議:“大人現在微服而行,無人認得出,我們何不就到縣裡看看那唱曲的人?”

不過這隱田也是天下皆有之事,還要看宋縣令的措置是依法合製,還是藉此剝削大戶,從小民身上博取清譽。

這些莊戶又曉得甚麼?

黃巡按微踮腳尖,雙目灼灼地盯著那人,也不嫌他村氣,也不嫌他嗓子啞,隻盼著他能從速唱白毛仙姑和公子的故事――

城北這些日子又治水又整地,宋時還代表縣裡給農戶辦了小額低息存款,貸給耕具、種子、土化肥和殺蟲劑,鄉民們見的“官人”多了,也不大羞見外人了。

黃禦史是風騷名流,見那唱的雖是村人,選的宮調、伴的笛聲卻都不俗,又有很多人喝采,便忍不住喚趕車的人往那邊趕幾步,好聽他唱的是甚麼。走得越近,聲音越亮,稍稍能辨出幾個詞,也越能感受出鄉民們的狂熱。

可惜那男人將手中竹板拍了拍,朝世人搖點頭道:“這一回《白毛仙姑傳》隻唱到這裡,前麵的待我過兩天進城再學來吧。幸虧曲雖未終,我們都已見了喜兒被宋舍人所救,再不消怕她叫王家的毒母惡子和嘍囉們害死了!”

他說的官話本地人聽不懂,還是一個福州來的衙役連說帶比,勉強給他翻譯了疇昔。

苛吏之害民亂政, 遠過於贓官矣!

再說,這暴雨是本地颱風登岸引發的,海邊受災更重,各縣都有上書求施助、求免秋糧的,武平縣這位縣令的□□遠抵不過颱風災害。黃大人從省裡解纜後,也要由近及遠地走遍各處府縣,聽取本地官員麵陳、巡查受災環境,酌情請聖上賜與減免秋稅的恩旨。

“向宋令之審王氏諸子, 實乃矯輕以從重,倚法立威, 濫施重刑, 令人畏刑而屢作屈招……自其上任以來,天災屢降, 洪禍滾滾, 乃彼蒼昭其殘虐、憫餘百姓悲苦之明證!”

幾位老爺、老太爺傳聞,也要氣破胸脯。但他們原就在家中養尊處優,這些日子跟在巡按身邊也跟著受了些府、州、縣官員的虐待,自誇有胸懷氣度,不能像後輩們那樣不沉穩。林三太爺又喝了兩口微涼的茶水定神,抬眼看向兒子,壓抑著語聲中的火急道:“按院大人在城北,正往王家本來的莊上去,你們謹慎反對,盯緊了路,彆叫大人看出蹊蹺。”

陳二老爺心口猛地一跳,站起家問道:“王家出甚麼事了,莫非提學大人的諭書已遞到,剝了他家父子的功名了?”

他們這一趟在外馳驅了月餘,日日擔驚受怕,辛苦也是真辛苦,放下心後就從速叫人送熱水沐浴,裡裡外外換上新衣,然後聚在林三太爺房裡喝茶說話。

“……任其子侵資私用, 而官倉十庫九空, 乃至糧儲全無, 大災後竟有力施濟哀鴻, 僅知哀告下屬以求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