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穿到古代當名士 - 68|第 68 章
翻页 夜间

68|第 68 章[第1頁/共4頁]

方提學也落寞地歎了聲。

他們這兩位考官都隻在史乘中看過新曆舊曆計算出的日子有差之事,他竟能寫出錯在那邊!

罷了,綜合二三場,也還是他答的最好。

已經有幾位考官感慨起看中的門生恐怕不能考取了,兩位主考還掂著宋時,到此時也感覺他怕是可貴中了。就連方提學、黃禦史內心都有些忐忑,唯有桓淩意態自如,彷彿師弟阿誰解元已經到手了似的。

兩位主考看過了第二場的判、表、詔、論,又看第三場五道策問。

這門生寫的好文章,考官也能保舉得人,福建不愧是科考大省,學風如許稠密。

福建省鄉試統共隻錄八十五人,詩經房便占去十之三四, 春秋最多能占兩分,他能有這般淡定,必然是師弟的卷子已是本房薦卷中最好的幾份之一。

最後則是拆彌封,由副考官在硃卷上填考生姓名,主考在墨捲上填寫名次。

春秋房力薦為魁首的卷子……

這是最後一次查對試卷,刷下原卷墨汙的、筆跡不佳的,或是朱墨卷有差彆的卷子。有被刷下去的卷子,就從之前落到副榜的卷子中挑最前麵的遞補。而副榜的五十份卷子也要查對,因中副榜之人有資格入貢到國子監讀書,也得把之前已貢入國子監的去掉,由新人遞補上去。

彆人在場上隻求寫出高雅合製的文章就夠了,他哪兒來這麼多工夫,還把這點添出來!他教員是甚麼人,竟還曉得天文曆法?

桓淩笑道:“宋時雖是我師弟, 我也不能強求諸位考官給他多添幾個圈,抬抬手取中了他吧?不如乾脆不說,隻看他本身的文章入不入得諸位考官之眼了。”

這份莫非真是宋子期的?

有此度量,又生得文質彬彬、漂亮清華……不愧是他們取中的弟子!難怪方禦史提及這個門生總隱含著幾分得色,難怪桓通判在卷子上誇師弟誇得那麼理直氣壯。

隻看這道判題,便不是隻坐在房中看書,不問窗外之事的墨客能判出來的。

中間的副考官周用也在硃卷上寫下宋時二字,雙眼卻不看考卷,而是緊緊盯著桓淩,想上去問他一句——你當著我們的麵連誇都不誇宋時,裝得彷彿要避師兄弟之嫌似的,成果你給他的考語寫成那樣?

周副考官接過那份薦卷, 笑問:“兩位房考官如此力薦,不會是桓同考師弟的卷子吧?本官倒要細心看看了。”

三篇經史、兩篇時務策,頌先帝之德則忠愛之心溢於言表;敘道統傳承則如親曆其世,承先孔教誨;言古史得失如掌上觀文;論臣子忠諫之道已見忠正樸直之氣;議兵製慨然有提領雄師蕩平天下的氣勢……

但他們取歸取,桓通判不該如許騙他們哪!

一個個曾在講學大會上出過風頭的名字響起,一個個曾寫文章獎飾講學大會的名字響起……從下午填到深夜,大榜上的名字越填越滿,目睹著已倒逼至五經魁的位置。

玄月初十,中試及副榜考卷大抵排好後,十四房同考官齊聚正堂,與兩位主考,簾外監臨、提調等官一道查對朱墨捲上的號碼,拆封卷頭。

他這麼盯著桓通判,不會說解元真是桓通判的師弟宋時吧?

貳心中剛轉過這動機,就聽高編修用壓抑的、微微顫抖的聲音唸叨:“第一名,北直隸保定府清苑縣,武平縣門生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