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 79 章[第1頁/共4頁]
天子聽到選任老將、修整兵備時還不怎地,但聽到據城待戰不如出城接戰一段,特彆是避敵、擾敵、擊敵、追亡之策時,眼中頓時放出光彩。待這一卷讀罷,他的指尖在桌上小扣了幾下,歎了一聲:“是真知兵之人。這一卷,先生們可謂得人了。”
天子這一言,重重地擊碎了桓閣老最後的期盼。
三元落第,兩魁天下,百年來僅此一人,天下讀書人要爭著羨豔的光榮。
世人想的一樣,內心的感受卻不一樣。彆人多感覺他已連中兩元,才名在外,又得過聖上誇過他印書之法,這回狀元也不在不測。而桓侍郎倒是早認出了他的卷子,想抬高名次而不能脫手,終究眼睜睜地看著他――
能叫天子看入眼,記在心上的,纔是真正的可貴之士。
不低頭也冇用,皇上坐在丹墀禦道上頭,他的臉得仰九十度纔夠得著禦顏。不過天子對他倒似格外看重,問了一聲:“本年的狀元,該是三元落第吧?”
他回班以後,謝探花緊跟著站上前去。一甲三人皆是出班前跪,伶仃拜見天子,而前麵的舉子便不再出班,隻在班內跪下。
傳製官展開皇榜,大聲唸叨:“新泰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落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北直隸清苑縣宋時――”
雖說拿到禦前的卷子很多,但其擺位也是有講究的, 四位閣老挑出的三甲卷放在首列, 剩下的作備選――
主持會試的張次輔看著這位對勁弟子,真是如何看如何愛,隻恨不能立即叫他上來見座師,隔著一名的桓四輔卻看不下去他這笑容,也看不下去孫子那不分表裡、一心向著他的模樣,將臉轉向了禦座方向。
呂閣老領著四位首輔躬身謝恩,當場拆了彌封,念出榜首三人姓名籍貫:“一甲第一名,北直隸保定府清苑縣宋時;一甲第二名,山東省臨朐縣馬愉;一甲第三名,福建省龍溪縣謝璉。”
這一聲喊出,殿中竟模糊有反響迴盪。
但是大鄭朝不讓寺人弄這些禮節,都是鴻臚寺官員導禦駕上殿,讚禮官指導舉人向上四拜。而後傳製官奏請傳製,將放著皇榜的禦案放在丹墀禦道中,稱“有製”。
他滿腹愁事卻無人可訴,說出去還要怕人背後裡笑他, 隻能公開裡指責馬尚書――他如何不揀彆人,恰好揀了他外孫媳婦的前未婚夫的卷子,還將它誇上天呢?
三月十八日一早, 呂閣老等人便托著六部九卿公推的十二份佳卷送到了天子麵前。
桓小師兄雖是新近升上去的,位置也極奪目,他冇找幾下便找著了人,抬眼看去,卻見他師兄正光亮正大地看著他――
宋時撣撣乾清乾淨的進士袍,滿心對勁地打馬遊街,時不時向兩側人群招手請安,偶爾還回望一下同年們被各種小東西砸中,掛得一身亮晃晃的慘狀。
但若他的卷子寫得分歧上意呢?
東風對勁的狀元郎,自該有如許的笑容。
不是他必然盼著宋時不好, 隻要他能考在二甲三甲, 淹冇在這三百零五名進士裡便夠了。畢竟會試成績不如最後這殿試的要緊,就是得了會元也輕易叫人健忘。而每三年都有三百餘名新進士湧入朝中,過上幾科, 一個前科進士也就漸歸於寂, 他家令孫女退親入宮、攀附皇家之事天然就無人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