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簡介[第1頁/共5頁]
第七期也分為廣州黃埔和南京兩地學習。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取德式教誨。1932年3月武漢分校第八期門生併入後分兩個總隊(武漢分校門生為第二總隊)。1933年5月20日第一總隊門生畢業,計305人。11月25日第二總隊門生畢業,計1240人。
1925年7月1日第三期開學,共分9個隊與1個馬隊隊,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畢業,計1233人。
第十一期於1934年9月開學,編為兩個參軍生團。分步兵、馬隊、炮兵、工兵、交通5個科。1937年8月28日第一團門生畢業,計605人。10月25日,第二團畢業,計664人。
現任校長:陳良沛
1921年12月,gcgj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晤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黌舍,建立反動軍”的建議。1923年1月中國gmd第一次天下代表集會決定建立軍官黌舍於廣州黃埔。9月,孫中山派蔣中正,張太雷,沈定一三人構成“孫逸仙博士考查團”拜候蘇聯,學習建軍經曆。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構造建立的“陸軍軍官黌舍籌辦委員會”任命蔣中正為籌辦委員會委員長,蔣因故辭職,由廖仲愷代理軍校籌辦委員長,28日選定廣州長洲島上的原廣東陸軍書院和廣東水兵黌舍的舊址上建立軍校。5月,任蔣中正為校長,廖仲愷為gmd黨代表。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鍛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傳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後為周恩來)、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彆的另有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gcd人擔負教官及各方麵賣力事情。
第二十期門生於1944年3月20日參軍,分步兵、馬隊、炮兵、通訊兵、輜重兵、工兵6個科。1946年春並廣西6分校門生入校。1946年12月25日畢業於成都北校場,計1116人。
1935年9月28日第十二期門生入校。11月11日併入要塞炮校門生。分步兵、炮兵、工兵、通訊兵4個科。因抗戰需求,該期門生提早於1938年1月20日畢業,計740人。
總部,校長蔣中正改任名譽校長,由關麟徵升任校長。
1924年3月27日軍校停止第一期重生退學測驗,4月28日放榜,登科門生編成4個隊。11月30日第一期門生測驗結束。1925年6月25日補行畢業典禮,共645人畢業。
1924年5月,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門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端退學。6月16日,停止中國gmd陸軍軍官黌舍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忱瀰漫的發言:“要從明天起,立一個誌願,平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機,隻曉得做救國救民的奇蹟。”孫中山還宣佈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谘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此訓詞厥後成為gmd黨歌及官校校歌,並由陳祖康譜曲,該校歌從黃埔五期開端傳唱至今。1927年3月百姓當局定都南京,後校歌被明定為zhmg國歌的歌詞,1925年2月,軍校出師東征利用的校名為中國gmd黨立陸軍軍官黌舍,以架空gcd人在校內的職位。黌舍在當時集合了反動軍中有才氣的人。黃埔軍校最後有很多從蘇聯來的教員,但在北伐戰役期間蔣中正與中國amp;#8226;共產amp;#8226;黨乾係分裂,以是這些蘇聯教員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