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 138 章[第1頁/共4頁]
兩年之前,時任兗州刺史、鎮軍大將軍的李穆去往淮北,預備彆人生中第四次,也是打算最大範圍的一次北伐行動。世代刺於荊州的門閥許氏,趁機策動了兵變。
這些身外物,都還罷了。
她早不再是多年前阿誰被父母疼在掌心、不諳世事的少女了。
“大虞現在雖偏安江左,但蕭氏鼎祚,卻已持續兩百年之久。兩百年來,多少人覬覦皇位,詭計取而代之。任他是宗室貴胄,或門閥士族,你可曾見到,有誰成事過?皇室血脈,上承於天,高貴又豈容平凡人淆亂!”
當時許氏叛軍在後窮追不捨,慌亂中,她乘坐的馬車翻下了山道,因受傷行動不便,怕扳連了帝後,便自請分道。
提起他的名字,胡人聞風退避,漢家無不瞻仰。
昔日那些把握朝政,後輩弟子遍及各處,權勢足以和皇室分庭抗禮的門閥士族,在此次兵變過後,遭到了李穆的無情洗濯。
半晌,高洛神低聲問道,聲含有力。
高雍容淺笑。
叛兵不久就攻占了建康。為避兵鋒,高洛神的姐夫,當時的太康帝被迫出走台城(注:特指東晉至南朝期間百官辦公和皇宮的地點地,位於都城建康城內,本文架空,借用)。驚憤加上恐憂,不久便抱病身亡。李穆聞訊,停息北伐大計,領軍趕回。在安定了許氏兵變以後,接回了流亡在外的皇後高雍容和四歲的皇太子蕭珣。
“阿姐,你勝似我的親姐。我至今記得,八歲那年,你為救我,幾乎喪命。”
高雍容盯著本身的mm,一字一字地說道。
這些年來,向她求婚的人絡繹不斷,高家之人,卻從不逼迫於她。
高洛神喃喃說道。
她起家,漸漸行到宮室的一扇南窗之前,朝外默立了半晌,轉過身。
“阿彌,阿姐先前隻為密查大司馬的口風,故未奉告於你。現在喚你入宮,為的不就是和你商討嗎?逸安與你,本是神仙眷侶,何如他早去了,迄今已逾七年。你現在纔不過二十五歲,合法女子平生大好韶華,莫非真要就此紅顏凋老,孤守平生?逸安如是有靈,必也不肯見你如此。李穆雖出身庶族,但時至本日,莫說是我高家和蕭氏皇族,放眼大虞,又有哪一流派能撼動他職位半分?叫你嫁他,是委曲了你!但你也親目睹過,他樣貌才調,也是不差,和你亦算婚配……”
高洛神被她提示了,細想起來,確切還是有些印象。
***
李穆祖父歸鄉以後, 製作塢堡,收留無處可去的流民, 組建部曲,對抗著胡兵和盜匪的襲擾。權勢最大的時候,曾生長到部曲近萬。
高洛神再次大吃了一驚。
“何況這個李穆,出身豪門庶族,本不過一邊鄙之地的傖荒武將,他如何不知,倘冇有積出充足的名譽和權勢,冒然篡位,以他的出身和資格,如何能賽過民氣,坐得住這位子?”
***
高洛神循聲轉頭,見本身阿誰十歲的外甥蕭珣,穿戴一身小小的龍袍,從後殿一扇門中奔了出來,奔到她的麵前,跪了下去。
高洛神目露悵惘。
李穆取而代之,官居大司馬,封都督表裡軍事,錄尚書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勢達到了人臣所能企及的顛峰。
但是, 在苦苦死守了幾十年後, 期盼中的王師遲遲不見蹤跡,而跟著北方羯政權的建立,李氏塢堡,終也孤掌難鳴,不成製止地走向了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