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七 伏擊之王[第1頁/共3頁]
然後親身去處項燕稟報:“稟報大將軍,山穀中有大量的秦軍,旗號漫山遍野,不下十餘萬,秦軍的主力應當還在死守山穀,看來是要與我軍停止耐久戰。”
範增輕捋髯毛,雙目炯炯,沉聲道:“後退必定不可,那就持續進軍,擊潰山穀中的秦軍。然後兵分兩路,一起順著白起的行軍線路援助項梁將軍,彆的一支則順著伊闕山穀向西直抵澠池,繼而威脅鹹陽,讓白起首尾難顧。”
項燕率十萬楚軍到達魯陽後與鬥伯比父子合兵一處,向西直逼伊闕,與白起帶領的秦軍產生了幾次小範圍戰役,互有勝負。
楚軍高低對於伊闕的地形並不熟諳,項燕當即遴選了數十名標兵喬裝成樵夫連夜登山,探查下有無走出伊闕山穀的巷子?
範增作為項燕的老友,以客卿的身份隨軍參謀,一起上多次建議項燕接收唐昧輕敵冒進的經驗,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向前推動。
範增撫須道:“鬥伯比將軍有些小瞧白起了,他既然被稱為秦國第一將,想來毫不是庸碌之輩。秦軍一向在山穀中按兵不動,莫不是把目標對準了項梁將軍?”
鬥伯比並冇有把周瑜的建議放在眼裡,“如果我軍還在魯陽,說不定白起會耍詭計狡計,而現在我軍已經堵死了伊闕山穀的前程,他白起還能飛出來不成?”
白起當機立斷,留下王賁、司馬錯帶領五萬兵馬持續扼守伊闕山穀,並豎起大量的旗號利誘楚軍,讓項燕覺得秦軍主力還是在死守伊闕山穀。
項燕在帥帳中掃了麾下近百名將校一眼,用雄渾的聲音大聲鼓勵士氣。
近百名楚國將校齊聲攥拳迴應:“大楚必勝!”
楚軍自魯陽一起向西,走了兩百餘裡,一向逼近到伊闕山穀,還是不見秦軍有所行動。
項燕這才放下心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籌辦在山穀中展開搏鬥吧!”
在項燕的批示下,十萬楚軍兵分兩路,披荊斬棘,在昭陽、鬥廉的批示下,彆離爬上了龍門山與香山,順著半山腰向西推動,日行三十餘裡。
這讓作為偏師的周瑜心生迷惑,這日晌午策馬前來楚軍大營拜見項燕,開門見山的道明來意:“大將軍,大楚的軍隊已經逼近伊闕山穀,白起卻一向在山穀中按兵不動,不能不讓民氣生迷惑。”
而白起則帶著章邯、樊於期、王敖等人帶領十二萬兵馬翻越並不峻峭的香山西部,一口氣向北走了一百餘裡,踏上了由穀城通往弘農的門路。
楚軍每向西推動三十裡就會安營紮寨,把四周完整搜素一番以後再行進軍,以免中了秦軍的埋伏。
周瑜建議道:“山路峻峭,標兵起碼三四天賦氣返來。不如調派一支兵馬進入穀中向秦軍建議打擊,秦軍主力是否還在,一試便知。”
項燕再次公佈軍令,命昭陽、鬥廉二將各率五萬兵馬登山;昭陽在左,鬥廉在右,順著山坡向前推動,先把秦軍居高臨下的上風破解,最後再由主力雄師順著山穀向前推動。
傳聞項梁軍團再次墮入圍困,楚軍高低頓時嚴峻起來,正率部順著半山腰進軍的昭陽嚇得額頭見汗,慌鎮靜張的下山來見項燕。
白起聞言撫須大笑:“哈哈……本將亦有此意,想不到竟被賢侄猜到了,真是後生可畏,賢侄將來的成績必定不在本將之下。”
項燕的脾氣本來就謹慎,有範增每日在耳邊提示,天然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