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太孫之憂[第1頁/共3頁]
念及此,黃子澄笑道:“左侍郎如果不見怪,今後非在朝上則無需官職相稱,大師其心如一,畢竟不要太見外纔好。”
黃子澄道:“恰是。他向殿下進言道燕王如鷹,箭矢難及其高遠。周、代、湘、岷諸王則為其羽翼,如能去之,則其天然束手就擒。”
正值此,黃宅下人通報齊泰已至,黃子澄感激齊泰保舉莫病之情,從速出廳迎出去,說道:“左侍郎大恩!莫病道長果然神人也,小女自發已大好。”
黃子澄略略想過,說道:“自前些日出宮以來,我日日惶恐、戰戰兢兢,唯恐有負聖恩,想必左侍郎心中所憂與我無差罷?”
黃子澄道:“天然不但於此。既受神仙指導,李景隆竟獲先知之能,諸如秦王征番、南丹蠻叛、馮勝受誅等事,無一不準。乃至詔諸土司立儒學和鮮朝、暹羅入貢此等碎事亦與其言不差。”
見黃子澄稱謝,莫病嗬嗬一笑,說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老道倒是有一事……”
齊泰道:“殿下身份何其高貴,天然不宜以身試險。以我鄙意,招攬賢士方為上策。皇上素恨倭賊禍亂,現已頒擒獲倭賊升賞格,激起軍卒殺倭之心。如能將殺倭之能者招至幕下,必得皇上歡心,難道恰是功業?”
齊泰道:“竟有這般奇事?”
齊泰笑道:“黃侍讀不必客氣,我昔日亦是蒙漢中傳授方孝儒先生保舉方能熟諳莫病道長,實不敢居功。隻是,令愛病遇良醫當然可喜,可此事到底是家宅小事,你我朝臣,當有大憂……”
莫病雖對平常病症無甚興趣,卻有醫者之德,既受請則不便推卻,又想著弟子初入江湖,多識些官家人也是好的,今後多少或能受些照顧。
本來,朱元璋本是立朱標為皇太子,不想朱標早逝,固而繼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因年齡漸高,邇來自感身材大不如前,便開端考慮不防之事,遂著朝中幾位忠心大臣幫手朱允炆。
齊泰沉默不語,半晌方道:“此等要事當由殿下親身決計,我等既有幫手之責,眼下之要務則是為殿下穩固儲君之位。”
黃子澄道:“此謀甚善,卻有一慮。凡是軍卒將士皆歸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其間人脈錯綜難清,更有圖軍難辯之虞。我聽聞官方義士甚多,乃至殺倭之力不遜於本地各地衛所,倒不如在這些人士中挑出勇謀兼俱者而招之。”
自古醫者居中流,可謂不卑不顯;而神醫則環球罕遇,頗受人尊崇。莫病不但醫術高超如神,且有易道功法修身,自有一派清臒矍鑠的神仙風骨。黃、齊二人見他如此一說,從速表態願聞其詳、力所能及則定當極力如此。
齊泰哈哈一笑,低聲道:“知我者,黃侍讀也!”
既罷,黃子澄再與齊泰見禮道:“多謝左侍郎向小女薦得如此神醫,當該我上門稱謝,豈敢勞煩你親身前來。”
待黃子澄坐定,齊泰說道:“黃侍讀可知我憂?”
黃子澄看向身邊一名清臒老道,表情愉悅地暗自感概:“公然妙手在官方啊!愛女得病多日不愈,就連殿下恩賜太醫都瞧不好,不想他等閒便能醫治。”口中笑道:“莫病道長妙手回春,實乃杏林妙手,湜感激不儘。”
實不甚難。
齊泰怔了半晌,歎道:“真神人也……莫非他對燕王之得了分歧見地?”
齊泰所想與黃子澄無差,點頭道:“恰是,平素著衫戴巾、言談舉止皆謹慎些便罷,想來無礙。或若真有不測,我亦極力為道長討得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