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洗牌(上)[第1頁/共3頁]
朱允炆一怔,微覺訕然,道:“景隆不也說過人定勝天嗎?莫非就不能將朱棣毀滅在黃河以北?”
李景隆道:“陛下賢明!庶人棣一日不除,我大明百姓一日難安。”
對於徐景昌,李景隆自始自終並無多少思疑,乃至因為徐景昌揪出了燕府支人和術等人的啟事,他已是非常信賴。
李景隆頗不覺得然,笑道:“陛下,第五安固然有仙遇,但他的道行卻淺得很!不說番筧這等奇物,便是辦報紙的設法他也一定會有。不然,此半年已過,北平竟無半點動靜?”
朱允炆連連點頭,道:“嗯,如此甚好,甚好!兵戈打的就是銀子,朱棣便有通天的本領,如果手中無銀無糧,此仗也必輸無疑!安定北平,指日可待啊!”
閒談半晌,李景隆笑道:“景昌,你也有些交好的兄弟吧?如果他們有興趣,我也能夠讓他們頂上幾個肥缺。”
朱允炆暗道:“撤他大將軍是方學士的意義,可不能讓他對我心生曲解。”笑道:“景隆一心為公,不必擔憂彆人妄議,我詔與盛庸、陳暉、何福等人,讓其在戰事難決之時當采你之策。”
李景隆大喜,說得半晌又將話題引到朱允炆喜聞樂見的番筧上來,君臣二人聊得不亦樂乎。
朱允炆冇準。
他領府軍前衛批示使職,便即是把握了朱允炆的安危;而總領直侍十二衛,則等因而全部京師的安危都在他手中了。
先時在皇宮保舉徐景昌,隻是他動機閃過期能夠想到的可用之人,隨後才反應過來,這竟然是一步妙棋。
徐景昌連道不敢,李景隆執意對峙,前者無法隻好再度感激應下。
銀子有了,朱允炆的心機又活了。
徐景昌喜道:“多謝國……隆哥汲引!隻是……還請隆哥說明白一些,到底有哪些缺可頂?”
朱允炆微有不測,道:“徐增壽、徐景昌父子二人夙來中庸,雖不致樹敵招亂,卻也難有作為。景昌的忠心或可不疑,但其才氣卻未獲得證明……”
而在此之前,徐景昌必定感激本身的保舉之恩,不說讓他當個鞍前馬後的狗仔子,讓他辦些事情那是必定會極力的。
見朱允炆如此正視番筧,李景隆非常歡暢。他很想給朱允炆解釋一下,賺外邦人的銀子不是糟蹋,而是富國之策。但想到本身設立報廠和番筧廠的目標,便將這一設法深深藏在了心底。
李景隆道:“臣不得不惶恐,畢竟戰事一開,我將存眷朱棣的意向,不免會分了心。而京師重地,倒是容不得半點閃失。依臣鄙意,或答應以再任一人,與臣一道來保護京師。”
徐景昌暗道:“你忍了好幾個月,終究要脫手了。幸虧卓敬等人也不是甚麼首要的角色,我倒是能夠共同。”麵上不動聲色,道:“可這些職位並冇缺啊,如何頂得上去?”
畢竟,有權力便有任務,如果京師在朱棣攻來之前呈現任何忽略,他都脫不了乾係。
是以,他不但果斷擁戴朱允炆不將番筧賣與外邦人的決策,還親曆親為番筧廠的擴建、改進諸多事件,讓朱允炆看在眼中、喜在內心。
但對於徐景昌的父親徐增壽,他倒是冇有完整放棄思疑。畢竟,汗青上記錄得非常清楚,那是一個暗通朱棣的內奸。
固然他一向想要具有這類權力,但這個權力來得太俄然,還是讓他分不清到底是福還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