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少清遺篇[第3頁/共3頁]
而所謂“劍”,也並非劍丸,隻是“法劍”罷了,一行行看下來,各種千奇百怪的法門皆是列舉其上,此中倒也不乏奇思妙想,乃至連列玄教長老葉極流的煉劍路數也有提及。
張衍也是一笑回禮,他把大袖一抹,出來一隻黑木矮幾。壺杯俱全,精美新奇,擺佈各有一隻蒲團,伸手作請,道:“貧道此地粗陋,二位莫要嫌棄。”
五百年前少清派與中柱洲一場大戰,損折了數十名弟子,亦導致有很多道書密冊遺下。
歐陽虛拱手道:“不瞞張真人,黃道兄昔年曾於我危難之時脫手互助,卻從無機遇酬謝,道友此次助黃道友脫難。我正要為他還了這份恩典。”
其間修士大多依仗寶貝外物,對本身修為並不非常重視,常常修士之間辨彆高低,隻是看手中寶貝凹凸,是以聽得送來密冊,也並冇有特彆放在心上。
不過凡前麵注瞭然修習之法的,多是些不入流的法門,而高超一些的,都是寥寥幾語,一筆帶過。
他現在神通功法初成,寶貝也是齊備,可手旁卻成好缺了一件殺伐利器,如能趁此機遇將這劍丸再行祭煉一番,不定能重振劍威,再展當日鋒芒。
是以劍修到了這一步,便需再次將那劍丸祭煉一次,使其與本身心神法力融會相合,好像一體,再也不分相互。
他這枚星鬥劍丸乃是門中荀長老所煉,其功行神通與他大為分歧,情意法力流轉之時,是冇法圓通快意的,他修行寒微之時,尚不感覺如何,現在他法力大增,那倒是有些滯礙了。
他本還覺得,這是因為本身未得上乘劍訣傳承而至,但是看了此冊,纔算是完整明白了此中的原因。
等修士跨入元嬰二重境地,頂上罡雲成績三朵以後,那更可吞吸海量精氣,到當時,就不是散碎罡英可供其修行的了,必須去往極天之上,方可熬磨功果。
先前一團純潔如洗,素白似雲,天光灑下,可見細絲川資,結成雲筏模樣。一名黑髮道人鶴氅罩身,精力抖擻地坐於其上,看其臉孔,竟是那日在席上見過的貞羅盟長老歐陽虛。
而等其修為日趨晉升,直至趕上昔日煉劍者的修為後,遵循這本少清密冊所言,劍丸就有“去衣”一說。
黃左光見他並冇有堅辭不受,不覺鬆了口氣。
要說抵擋列玄教一事,那日幾位長老也算是宴請過他,而除此以外,他想不出對方另有甚麼事要來謝本身。
張衍不由訝異,道:“不知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