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入東萊擒龍子[第3頁/共4頁]
他飛遁半個時候後,在本地邊上見得一座州城,隻是此中倒是空無一人,不覺心下一沉。
法義道人苦笑道:“仙師恐是不知,百載之前,洲中統統妖魔已俱是安定,但是妖災雖平,天災又起,平康天子暴崩內廷,身後無嗣,十餘位宗藩舉兵爭位,可爭了百多年也未有結局,倒是惹得四方豪強並起,占山奪城,這位鎮海王便是如此來的。”
元景清一聽,心下頓時一陣波瀾,俯身道一聲是。
元景清曉得這等機遇非常可貴,忙是伸謝師恩。
元景清知自家這點修為,尚幫不上甚麼忙,便就拜彆出來,辨了一辨家門地點方向,就駕起罡風,往洲中而來。
喚了兩聲以後,自裡出來一名乾癟道人,目光當中不無警戒之色,道:“尊駕何人?”
現在粗粗一掃,見裡間各種報告確切奧妙非常,不過知眼下非是深研之時,俯身一拜,道:“弟子伸謝恩師賜法。”
冷靜感到一番,發覺到四週一處深山當中另有人在,立即化遁光飛奔疇昔,卻見是此處有一座上德道觀,立即降下身來,在門外道:“哪位道友在此?”
元景清發明自家站在了一片海崖之邊,舉目所見,皆是澎湃彭湃的海水,再往遠處,卻有三座懸空大峰,於雲霧當中半遮半掩。
兩人稱謝師恩以後。再一叩首,俱是站起。
元景清已聽傅寶星說過,這景遊乃是自家教員身邊近侍,很多俗務就由其來打理,他出身官宦人家,曉得對方隻是看去身份寒微。但卻絕然不能小覷,因此也是頓首一禮,道:“景師兄有禮。”
傅抱星笑道:“本來每返來此,不過留個三五日,便要出去。此回倒是為兄借了師弟之光,得以在此修持近月,說來還要謝過師弟。”
張衍把袖一抬,一十六條蛟龍齊聲吟嘯,便騰起團團雲霧,拉動塔閣,往東飛渡。
乾癟道人一聽,倒是立即信了,蓋因為洲中從未有敢冒借上德仙師名號之人,他躬身一拜,道:“本來是上德祖師駕下,小道法義,乃是此觀觀守,那山下之事,乃是因為海中現有怪魚常來陸上吞吃人畜,因鎮海王愛惜人丁,命令將一城之人俱是遷去他處安設了。”
張衍道:“且上車來。”
張衍道:“以你眼下功行,在內行走也是夠了,為師不日欲往東萊一行,此是你故裡地點,你不如就隨我同往。”
傅抱星也未客氣,與元景清交代了一句,就一同站到了蛟龍背上,兩條蛟龍在海上一縱。卻並不往那巨峰而去,而是向上高漲,很快穿過天雲,來至一處雲宮仙闕當中。
張衍把手一個虛抬,道:“都起來吧。”
元景清當真道:“弟子記下了。”
張衍目光移至元景清處。看有半晌,才道:“景清你修道兩百載,能憑籍半部感神經修至元嬰境中,實屬不易。”
不管這巨人還是蛟龍,元景清此前都是未曾見過,不覺對其留意了幾眼,那巨人對他咧嘴一笑,似是在透露美意。
傅抱星指著火線道:“師弟,此便是恩師修行地點了。”
乘座駕而行,雖不及兩人親身遁行來得迅快,但勝在不必損虧本身法力,何況兩人也無急事本身,故行渡不疾不徐,三月以後,就到了東來洲外。
元景清道:“我乃上德仙師座下弟子元景清,因故出海百餘載,今方返來,見下方州城空蕩,無有人蹤,卻不知出了何事,故來相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