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提點[第1頁/共3頁]
不過大將軍的弟弟何苗卻並冇有當場,這個何苗名義上是何進的弟弟,但實際上他本為朱氏之子,是何皇後的同母兄,與何進並無血緣乾係,兩人間的乾係並不敦睦,反而經常有辯論。
一旁袁紹也開口道:“大將軍,叔益所言甚是,三輔地區的防備的確很空虛。部屬傳聞全部右扶風的守軍都隻要不到萬人,而京兆和左馮詡的兵力則更少,如果叛軍殺進三輔,結果不堪假想。大將軍的確要早作籌算啊!”
一旁袁紹也道:“不錯,安定羌亂絕非易事,這一點我等早就清楚,也做好了籌辦。不過,現在朝堂上,以司徒崔烈為首,很多人都主張要放棄涼州。在這些人看來,涼州就如同雞肋普通,食之有趣,棄之可惜。”
“多謝大將軍。”
笑談了半晌後,何進規複嚴厲道:“罷了,崔烈的事情臨時不提,還是來講說涼州吧。叔益,此次叛軍圍攻臨涇不成,反而損兵折將,你感覺他們接下來會如何行動?”
“叔益,不是某不信賴你的判定,但現在叛軍連臨涇都冇攻陷來,漢陽郡現在也在朝廷手中,叛軍入三輔的獨一門路便是高平,他們敢冒著後路被我軍斷絕的風險大肆打擊三輔嗎?”何進遊移問道。
段增接著道:“涼州顛末叛軍這幾個月的幾次殘虐,現在早已殘破不堪,除了那些有重兵戍守的城池外,其他地區已然搶無可搶;反觀三輔地區,雖災害連連,但元氣尚在,人丁浩繁,並且現在防備空虛,恰是叛軍最好的劫掠目標。”
“天子見了後,對擺佈親信說:‘真悔怨當初要得太少了,不然起碼能夠要到一千萬的代價。’當時中常侍程璜站在一旁,聞言答道:‘崔公乃冀州名流,豈肯買官?端賴我從中周旋,他才肯出五百萬錢,陛下您莫非還不對勁嗎?’”
除了袁紹和周敦外,另有主簿陳琳,尚書侍郎鄭泰,長史何顒,部將吳匡、夏牟等,看得出來何進這一年時候裡實在招募了很多人才。
畢竟當初段熲與王甫、曹節等人乾係密切,現在張讓又與段家有聯婚,何進不放心也屬普通。
三人進入大將軍府內,分賓主落座後,侍女給他們上了茶,隨即便退了下去。
“回稟大將軍,末將覺得,如果朝廷真的下定決計,提拔精兵良將,那麼涼州之亂是能夠安定的。不過……”
何進點了點頭:“明白就好,這一次將你召回洛陽,首要就是想問問你對涼州局勢的觀點。你是涼州人,你父親昔日又是平羌亂的名將,論起對涼州局勢的體味,我等都不如你,以是我想問問,這涼州的局勢,到底可否安定?”
段增聽了也有些無語,買官也就罷了,恰好還鬨得滿城皆知,名聲不臭纔怪。
“回稟大將軍,末將擔憂的是,朝廷的詔令朝令夕改,並且中原黃巾賊固然大抵被安定,但今後一定冇有複興的能夠,各種題目牽涉之下,隻怕要平羌亂,非得要做好長年苦戰的籌辦。”
何進點了點頭,接著不曉得想到了甚麼,俄然感喟道:“可愛張讓等賊子,身為天子近侍,卻勾引天子賣官鬻爵,橫征暴斂,讒諂忠良,如此賊子,異日某定要將其除之。叔益,傳聞你兄長乃張讓的半子,你可要認清局勢,千萬不能行差走錯啊!”
涼州自從秦漢期間併入中國後,不管後代局勢如何危急,涼州地區都冇有從中國分離出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