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尋人[第2頁/共2頁]
那伴計喝了口酒,聞言想了想,道:“姓藍的未幾,如果有這麼一小我我必然記得,可我想不起來了。不過你說的擅做香粉的倒有一個,不過不是姓藍,而是姓齊,就是我們大齊這個齊。”
“對啊,這些人都是來大齊做買賣的,是從絲綢之路來的,是以榆林街上有很多賣西域貨的鋪子。”
芳菲有樣學樣,也找到了機括,一樣是一麵鏡子。
冇吃過苦的?
伴計搖點頭,道:“你算是問對人了,除了我,恐怕冇有人曉得這小我了。十多年前,他來過我們鋪子,就和你說的那位一樣,帶著一名老仆,當時鋪子裡還是老店主在管著,那位齊徒弟拿出一盒香粉,就是他做的,老店主是識貨的,二話不說就把他們主仆留在了鋪子裡,還許下了五兩銀子一個月薪水。但是誰也冇有想到,他在我們鋪子裡隻做了十幾天,就俄然不見了,為了這事,老店主冇少活力。”
話外音,你們兩個整日往外跑,送你們耙鏡也冇有效。
阿治返來了。
阿治說:“不瞞老哥你說啊,我此次來榆林就是想探探門路,我爹存了點錢,要拿出來給我當本錢。我上一個店主曾經說過,早在十多年前,他來榆林進貨,有一家的香粉做得極好,那家的徒弟帶著一個老仆,彷彿是姓藍,老哥你認得不?”
此中有個三十多歲的伴計,已經在這一行做了十幾年,阿治和他非常聊得來,得知他愛喝幾杯,阿治便比及鋪子打烊後,就約了他在鋪子中間的小酒館裡喝酒。
彆的另有帶給黃氏和欣嫵的禮品,黃氏的是一方織錦的頭巾,這是榆林時髦的,傳聞是從西域女人那邊學來的。
阿治大喜,便取出那幅畫來給伴計看,伴計眯著眼睛細心打量,道:“有點像,不過齊徒弟更清秀斯文一些,我當時候年紀小,也冇見過世麵,我記得齊徒弟走後,老店主曾經說過,像這類一看就冇吃過苦的小哥兒,就是好高鶩遠,覺得誰都能給他五兩銀子的人為嗎?他離了這裡怕是找不到下家了。老店主能識人,他必然是看出甚麼來了。”
也就是說,這五家人和藍徒弟冇有乾係。
世人都笑了起來,沈彤讓芳菲把頭巾和耙鏡送到自家院子,半晌後芳菲返來,帶回一雙鞋和兩雙襪子,這是黃氏做給阿治的。
派阿治去榆林的事,沈彤冇有瞞著其他幾人,是以大師都吃得差未幾時,阿治便講了此次去榆林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