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最美季節[第1頁/共3頁]
一群人拜道:“臣等謝聖上恩!”
雄師到達京師是在仲春下旬。朝|鮮國翁主李賢惠記得,朱高煦奉告過她、當時是京師最美的季候。
朱高煦摸了中間阿誰穿戴團龍袍的孩兒的腦袋,問道:“我這幾個月不在宮中,你有冇有好好讀書?”
這座皇宮裡,或許並非李賢惠開初所想、那般簡樸安生罷?
大明新皇好色,名聲傳到了朝|鮮國的。李賢惠在北平佈政使司見過朱高煦後,覺得是謬傳,本日見了他的嬪妃們,才感覺恐怕傳言有幾分事理。畢竟天子若重德行禮節,賢淑有德的婦人不必然仙顏;隻要帝王重女子姿色,身邊的嬪妃纔會全都是美人。
這時李賢惠纔看清楚了那幾個嬪妃的模樣,內心又是一陣驚奇。
未幾時,馬車停了下來。有個女官翻開了前麵的門,彎著腰說道:“賢惠翁主,皇後孃娘來迎聖駕了。您得下車,去給皇後孃娘施禮。”
之前她在朝|鮮國時,聽聞到有關明朝的事,都不是甚麼好動靜。大明太宗天子、是一個與朝|鮮國王李芳遠一樣的人,起兵篡奪了皇位;太宗天子的次子、當明天子,再度起兵篡奪了他長兄的皇位。大明朝的皇位爭奪的確亂到了頂點。
皇後是個長得非常白淨清秀的年青女子,身材婀娜、有些薄弱,那繁複的鳳冠號衣穿在她身上,略顯沉重。皇後上前扶起李賢惠,她的聲音道:“我聽聞朝|鮮國君臣習大明禮節,本日一見,李氏宗室公然熟知禮節,甚好。”
渡船駛過浩大的江麵,李賢惠站在船樓上的雕欄中間,瞭望著大江東岸長長的城牆、成片的房屋、聳峙的佛塔、若隱若現的樓闕,浩大的城池就在對岸。全天下最繁華的都城,越來越近了。
天子的樓船靠在一處船埠上,上麵的人將一座寬廣的梯子搭在船舷上。拿著旗號、扇蓋等儀仗的軍士先下了船,然後身穿紅色團龍服的朱高煦也走下梯子,李賢惠緊隨厥後。她照朝|鮮國的禮節,雙手抬起,用大袖遮住臉孔,並不等閒在大庭廣眾下露臉。
她現在對明朝宮廷的統統、還不太體味,但已經做好了籌辦,要好生運營她後半生的極新六合。
“諸位愛卿,都平身罷。”朱高煦揮了一下袍袖,回顧擺佈道,“明日中午,在京五品以上宗親、文武都來奉天殿,朕要設席為有功將士慶功!”
女官藉著攙扶李賢惠的機會,在耳邊悄悄說道:“牽著皇子那位,便是皇後孃娘。”
李賢惠在馬車上悄悄察看了一陣,感覺那些大臣彷彿都很推戴天子,心頭更安穩了幾分。
她全然健忘了一起上的顛簸與怠倦,內心被莫名的衝動充滿著。
“翁主請。”中間的女官躬身道。
此前李賢惠看到的蕭瑟氣象,隻是大明朝的邊陲罷了。直到這裡,她隨軍走了幾個月,才真正見地到了大明朝的另一種臉孔。
李賢惠聽得清楚,走上前立即在磚地上跪下,麵對著皇後拜道:“臣妾朝|鮮國賢惠翁主,叩見皇後、諸位娘娘。”
江麵的冷風帶著淡淡的腥味,遠處的港口上飄著像宮殿一樣大的船,模糊傳來“叮叮”的銅鈴聲。對岸的船埠上到處都是人,除了等在那邊迎駕的人群,另有很多搬運東西的力夫、商賈和行人。全部江邊非常熱烈,充滿了生機。
比擬朝|鮮國的都城漢城府,大明京師讓賢惠翁主最感到詫異的、並非其弘大的修建,而是那繁華繁忙的人群。漢城裡住的大多是貴族官吏、以及他們的家奴,並冇有這麼多百姓、會在城外的港口和街巷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