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地師 - 140 薦舉之道

140 薦舉之道[第3頁/共3頁]

蘇昊道:“這也是門生迷惑的處所,不過張都司並冇有給門生以明示。彆的,張都司說,兵部的意義是要門生親身率隊前去,這與此前說好的環境也不符合。”

明朝的文官入宦路子,有科舉、黌舍、薦舉、蔭敘等。所謂薦舉,就是處所官感覺某小我有才氣,直接將其保舉到朝廷去,經專門的考覈以後,授予官職。

提及水庫,韓文來了興趣,他說道:“羅山川庫一事,馬玉已經給本縣送來了圖紙,另有詳細的工料計算。據他說,這些計算都是改之你曾顛末目標。本縣已經將圖紙送往南昌府,申請派撥公帑楮幣用於此項營建。傳聞範知府對此事甚為熱情,估計此事很快就會有端倪了。”

韓文點點頭道:“如此就好,我觀馬玉其人做事慎重,本來對他也有幾分看好的。聽改之如許一說,我就完整放心了。唉,隻可惜馬玉這個縣試的案首,竟然被你說動,棄了學業,去做此匠人之事,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哦?”韓文悄悄應了一聲,問道:“他想讓你幫他做些甚麼呢?”

蘇昊道:“李公公說,他也是貧民家出身,身為礦監,不忍用苛捐冗賦逼得百姓傾家蕩產。他想讓門生替他找幾個好礦,如許既能夠幫內廷增加進項,又不消騷擾百姓,這是分身其美的事情。”

蘇昊道:“這是獨文兄本身的挑選,門生並未勸說於他。不過,門生覺得,修水庫一事,也是能夠名看重史的,為此遲誤幾年科舉,也是值得的。”

如許一來,薦舉這類體例就日漸式微了。到天順朝以後,薦舉這類體例在全部大明宦海中隻具有一些裝點的感化,朝廷偶爾汲引幾個薦舉的人才,以示對賢達的尊敬,其他的時候,仍然是隻重視科舉一途的。

薦舉這類體例,在明初的時候較為常見,當時候國度的人才完善,僅靠科舉難以發掘出充足多有賢達的官員,是以朱元璋、朱棣等人都非常正視通過薦舉的體例來發明人才。

“如此甚好。”韓文點點頭,既然有李龍在背後給蘇昊撐腰,那也就無所謂了。朝廷製止官方私造火器,也是怕人謀反,而這類謀反案的偵破,都是由錦衣衛來完成的。李龍就住在錦衣衛的千戶所裡,他說這些火器是本身叮嚀製造的,另有誰會歪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