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梅雪詩文[第1頁/共2頁]
劉源眼眸中帶著一絲驚奇,並緩緩的亮了起來。一個纔開蒙兩個月的村童,能將景色寫明,還帶上三分憂國憂民,不成不說,沈昌這塊璞玉,讓人讚歎。
突見沈良才,高怒心下迷惑,翻身上馬施禮,而後問道:“沈大人,有何公乾?”
中國人對於梅花的愛好由來已久,從古至今,以梅為題的詩文冇有三千也有兩千吧?
見他遊移,沈康擠眉弄眼的表示他翻開看看。沈昌悄悄抬眼看了看劉源,從速將紙團翻開。
又想到,恩師即將闊彆,再見之日未可知,內心暈上濃濃的離愁,揮之不去的不捨。
第三句,漫彈三弄,指的是王徽之與桓伊初見,二人互不瞭解的彈奏那一曲梅花三弄,將惺惺相惜又狂放宏達之情躍然紙上,又將詩中的色彩添上幾分聲色。
人們曉得了,本來是突降的大雪將鳥兒驚起。直到第四句,鐵蹄踏關夜深寒,啊,本來是北邊的戰亂,不但讓鳥兒驚起,也讓作詩之人感到深深的憂愁。
也不知這暗自又牽動了朝中哪位重臣,說不得要掀起一次黨爭,他自是不肯意牽涉此中,隻道:“無咎馳驅數日,現下身心疲累,不知神大人所為何事,是否可容無咎回府憩息半晌再前去拜見?”
有寫歡樂鼓勵的,也有寫愁苦不移的,想要在這些先賢們的詩作中顯得不那麼平淡,實在不易。
他不想和沈昌爭奪前後,恰當的讓讓他,有助於培養他的自傲心,對於本身並冇有甚麼喪失。
沈良才抬手請高怒道:“請高總旗過府一敘,萬望高大人不要推委。”
第一句誰家院,寫明他身在圍牆當中,第二句一個驚鵲,將場景一轉,不由讓人思慮,小小天井中,雀鳥為何而驚呢?緊接著第三句,千裡飄雪紛奔騰,這個“躍”字真可謂點睛之筆,的確將大雪紛飛的場景點活了。
沈康以白霜欺紅雪,將夏季瑩白的雪花落於紅梅之上籠統的表示出來,繼而一句曲徑暗香,將風景寫活。
清幽的墨齋當中,劉源朗然坐於小亭,手指沿著茶杯沿緩緩摩挲,他轉眸看向那一簇殘落的梅樹,緩緩的道:“3、百、千你們二人都已把握,訓蒙駢句也算是通讀下來,若能句句知詮解,子史經籍一貫穿。其他似《性理字訓》、《名賢錄》、《千家詩》今後緩緩漸進便可,本日已是暮冬,再過些光陰便是冰雪溶解,見不得這般清爽天下。為師給你們一炷香的時候,各自以冬、雪或梅作詩一首。”
高怒細心一看,倒是吏科給事中沈良才。他一武官,官位寒微。反觀沈良才雖官位不高身居給事中,但卻行稽查六部百官之失的權柄,又可充當鄉試、會試各級科舉考官。隻要七品,但卻能夠插手廷議、廷推,可見其權柄之重。
貳心想著,劉源這座天井內裡,有田疇有花圃,有梅卻隻栽了一棵於牆角。那麼他大略是愛獨梅的,這一棵獨梅,是否也代表了他的表情呢?
沈康抬眸看了看他,轉回目光,左手攬著右邊的袖口,右手提筆寫下數言,趁著劉源不重視,將紙揉成團拋到了沈昌桌子上。
沈康二人拱手俯身,齊聲應對:“是。”
有耳熟能詳的:牆角數枝梅,淩寒單獨開。也有鮮為人知的:出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是。”沈昌將宣紙呈給劉源,端方的跪坐著,拱手行了個禮,緩緩的吟道:“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