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馬皇後的進諫[第2頁/共3頁]
陳寧帶著一些禦史跑到了大明錢莊門口,等候著看戶部與寶鈔提舉司的笑話,一旦大明寶鈔無人問津,那丟臉的可不但是戶部、寶鈔提舉司,另有大明天子。
坤寧宮。
朱元璋想起甚麼,哼了聲:“這小子就是個不費心的,妹子有所不知,他在泉州府收了個師爺名作李承義,此人隨商隊出海以後,竟然逗留在了占城國,成為了阿答阿者的謀士!現在占城國與安北國說不得還會有紛爭。若不是李承義與顧正臣冇甚麼拘束,加上喪父以後心灰意冷,朕都思疑是不是顧小子暗中教唆,想要禍亂安南與占城國。”
馬皇後直言:“棍棒之下是出孝子,可如果將人打死了,怕是想孝都孝不起來。陛下應當寬仁,以仁治國,莫使官員惶惑不成整天。”
朱元璋接過茶碗品了口,道:“這小子辦事確切對朕胃口,他提出的四腳賬冊,戶部正在研討,朕微服私訪,找商店掌櫃問過,他們說這四腳賬冊別緻好用,極合適做賬。檢校說,看過這賬冊的掌櫃現在已經改用了這類賬冊。”
陳寧坐在劈麵的茶館裡,看著錢莊的牌匾,黃色布料粉飾著,連蓋頭都還冇揭,路過的行人無人在乎,並冇人停下腳步。
馬皇後聽著朱元璋說,隻溫馨地伴隨在一旁,並不插話打斷。
朱元璋並不需求本身頒發定見,他在這裡,主如果訴說,找小我聆聽,然後回味思慮如許的決策是否精確。
朱元璋說了很多,大部分都是環繞著顧正臣。
為了降落火器淨重,陶成道乃至開端考慮將火銃與木托連絡在一起,並在思慮如何讓火銃在火器與冷兵器之間無縫轉換,靠鐵疙瘩砸人固然爽,可這玩意太沉不輕易照顧,且利用起來累人。
朱元璋上前一步,將馬皇後扶起,笑道:“妹子,這裡有多少金銀,可策畫清楚了?”
馬皇後想起甚麼,起家施禮道:“陛下,《後漢書》言: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統統假貸。北宋名臣包拯言:廣開言路,虛懷以待,犯顏必容。妾身覺得,陛下當容百官直言,切不成操之過急,隨性獎懲……”
馬皇後跟著朱元璋進入房中,倒了一杯溫茶:“顧正臣還是個孩子,那裡有那麼多心機,再說了,有這麼多黃金白銀,不正解了陛下憂難。”
大明海軍船隊到了占城國,對占城國國王來講,很能夠就兩種環境:
馬皇後明白過來。
馬皇後聰明,想明白以後,卻不動聲色,問道:“妾身安曉得那麼遠的事,陛下快說說此中玄機。”
當然,汗顏隻是這一刻的實在情感,改天需求的時候,他們一樣會對顧正臣唾沫橫飛。但起碼有部分官員開端當真深思,針對顧正臣到底是出於本身覺得的公理,還是出於長官秉承的公理。
“隨行軍士奏報,阿答阿者是一個有為之主,成心讓占城國昌隆起來。他不敢在這個關頭時候獲咎大明,乃至挑選交出大量金銀財寶,以奉告朕占城國對大明的臣服態度。這些金銀,本來就是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