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質疑東征軍功[第1頁/共2頁]
李叔正昂首看向廖逸,目光鋒利:“你以為定遠侯的報功文書作假了?”
李叔正看了看兩人,又轉頭看了看日頭,嚴厲地說:“這還冇入中午,你們竟在此閒說,如此懶惰豈不是瀆職?禮部事如此沉重,若大家如你們二人,諸事堆積,給事中盤問來時,你們當如何應對?”
郎中廖逸、員外郎周滂坐在石桌旁,爭辯著甚麼,目睹禮部右侍郎李叔正不苟談笑地走來,趕快起家施禮。
這不成能嘛……
給人一種我造假了,需求避避風頭的感受。
甚麼“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滋山陬,皆我赤子”,甚麼“東夷小醜,猥以下隸,敢發難端,雷霆滅之”,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不過比擬這偏口語的版本,畢竟還是缺了點鋒芒。
廖逸連連點頭:“定遠侯的品德我等還是信賴,他應當不會在這件事上弄虛作假。可,如果上麵的人瞞著定遠侯,如果有人用心虛增軍功呢?要曉得,這件事事關統統將士好處,即便有人張口說多了,也冇人會戳破……”
上書有啥用,關頭是這個時候誰去點人頭去,誰也去不了。去的人少了,那不是送命嘛,去的人多了,那就需求顧正臣跟著,可彆人在山東,等他返來再去一趟九州築前,那骨頭還在不在都說不清楚了,到時候說一句,被人給埋了,那去那裡刨坑去……
廖逸、周滂曉得這位新的禮部右侍郎從不給人情麵。
可題目是,這聖旨已經不是甚麼鋒芒了,文縐縐的詞不整了,直接往人麵前亮刀子了啊。這類聖旨一旦送到,那使臣另有冇有活路啊……
李叔正看過之前第一版的聖旨,寫得也不錯啊。
這很好瞭解,顧正臣鎮守遼東海州,殺納哈出兩萬餘,俘虜三萬餘,一戰折損納哈出十萬兵力的一半還多,這軍功冇題目,查有實證,自此以後,大明在遼東完整站穩腳根,對納哈出也冇了往年的客氣,說問候就能問候,說派使臣去看望看望,那就去看望下,他還不能不管飯。
冇那幾萬人的折損,納哈出這些年不會如此憋屈。
廖逸見李叔正也倍受震驚,言道:“我等在想,若定遠侯當真以四千將士屠滅了倭人六萬餘,發去這等聖旨天然是冇題目。可如果——定遠侯送來的文書有那麼一點點失誤,將六千寫作了六萬,虛報過火,不說這封賞不公道,便是是以帶來兩國戰役,那也是個費事……”
這就不是簡樸的軍功題目,也不是封賞題目,更不是聖旨說話題目,而是大明與彆的一個國度的戰役與否題目。
不說當下冇人能去查對這殺敵數量,就單單說一點,顧正臣他打完仗了,恰好不返來,還跑去了山東,這算甚麼?
李叔正看向周滂、廖逸:“有人就此事上書嗎?”
兵力相差太大!
可如果顧正臣冇殺六萬,嚴峻虛報了,那使臣就死定了,大明與日本國的戰役,也將全麵開啟。
最首要的是,要看看元朝,人家在鼎盛的時候,兩次調派雄師,結合高麗,一次三萬多兵力,一次十四萬兵力,這都被打敗了,喪失慘痛。
我大明就憑四千人,做成了元朝十幾萬人冇做成的事?
周滂拱手,言道:“李侍郎,我等並非閒說,而是在會商吏部關於征東雄師的封賞。廖郎中以為,九州築前的軍功吏部冇去覈實,兵部冇去查驗,隻憑著定遠侯、衛國公的文書便給封賞,分歧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