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撿漏[第1頁/共3頁]
這些戰利品,在百濟長久逗留後,將跟著蘇大為新的奏摺,一起呈交給大唐天子陛下。
基友歸基友,但是哥們不好這一口的。
李勣隻說半句,頓時收口。
此次劉仁願回京敘職,李治見到他遞的摺子非常詫異:“你本是武將,但此次寫來奏表文書,寫得非常得體,這是如何做到的?”
蘇大為收起這些邪念,從船高低來時,第一眼看到一臉喜意的阿史那道真。
“噓,阿彌,你快點跟我來,有人在等你。”
蘇大為不在百濟時,劉仁軌就是唐軍在這裡的大將首級。
李治由此讚美二人,除了封賞劉仁願之功,也同時破格汲引劉仁軌。
李勣手撫長鬚,眼中精芒一閃:“泉蓋蘇文不可了。”
敢情他是來撿漏來了。
信賴李治看到這些緝獲,表情必然會高興很多。
“是啊,這不是你那邊……”
蘇大為很有幾分不滿的道。
蘇大為此次順手就取了。
但願他能活著見到李治。
除了文物書藏珍寶,最貴重的當屬倭國鎮國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鏡。
蘇大為心中一突,脫口道:“泉蓋蘇文將近死了?”
世事如棋,造化無常。
劉仁願回道:“這是劉仁軌指導我寫的,不是我能寫出來的。”
都察寺的諜報體係,他知,李治知,蘇大為天然也知。
蘇大為很有些感概的點點頭:“蘇總管現在也真是繁忙,倒處都要用兵,都需求他去救火,他這年紀……”
唉,汗青上,彷彿蘇定方就是在西域那邊,病逝於軍中。
去的時候,蘇大為的船上載滿了唐軍將士。
除了這些,最貴重的戰利品當屬一網打儘的倭國王室。
與之前在巷口的歡暢氛圍,截然分歧。
有人在等我。
而蘇大為當時並不想參軍,卻陰差陽錯,早早奔赴遼東,前去百濟,並做出很多事來。
他們也會跟著步隊一起被送往大唐,成為李治誇耀大唐武功,告慰列祖列宗的“成績”。
說來也是烏龍。
說著,他又哼了哼鼻子,很有些傲驕的道:“老夫平生交戰無數,論用兵,不見得比蘇定方差,現在他丟下遼東這個爛攤子,若不想之前的心血付之東流,撤除老夫,那個能夠善後?”
蘇大為翻了翻白眼,無語望天。
這纔跟著蘇慶節,去往都督府。
固然不像蘇定方那麼多滅國的戰績,但李勣也是公認的兵法大師,大唐名將。
當時是想用蘇大為為將。
蘇慶節擺了擺手,頭也不回的道:“吐蕃那邊又鬨了起來,我阿耶現在應當已經在趕去的路上。”
自倭王高市以下,中大兄這些王族貴戚,一個未曾走脫,皆為階下之囚。
蘇大為內心莫名一痛。
這一刻,他猛地想起當年在尉遲恭的葬禮上,李勣曾暗裡與本身說話,提及要對遼東用兵。
雙手插腰的大唐兵部尚書李勣,大笑著向蘇大為走過來:“阿彌,冇想到吧,老夫親身來百濟了。”
蘇大為剛喊了一聲,熱忱的阿史那道真已經撲上來,要給他一個熊抱。
但是聶蘇不就在人群裡嗎?
天叢雲劍“下落不明”。
內心說不出的膩歪。
而蘇大為因為在倭島九州交戰,反而錯過了這個動靜。
“阿彌!”
現在如何說也是大唐熊津都督了,能當著這麼多人麵跟你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