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第1頁/共2頁]
柴榮正容道:“哥哥不世英才,榮佩服。若此戰勝利。榮必攜周國儘力支撐此官道的鋪設。”
百裡無忌點頭道:“二弟所說甚是,但我覺得,北方民族混亂,久不平中原治下,時而南犯。究其本源在於一個字,路。要在斡朗改、轄戛斯兩地駐軍,就如二弟方纔所說,補給運輸最為緊急,但補給運輸歸根結底就是門路,如有一條從金陵府直通兩地的三丈寬的官道,二弟所言及的困難,另有哪個不能迎刃而解的?”
但二人對於百裡無忌關於在斡朗改、轄戛斯駐紮明軍的發起有貳言。他們以為斡朗改、轄戛斯間隔中原太遠,即使騎上最快的馬,配上最高深的騎手,從斡朗改、轄戛斯跑到金陵,起碼也要個把月,還是請百裡無忌賜封他們斡朗改、轄戛斯可汗,由他們自理海內事件,對於歲貢二人都明白表示能夠接管。(未完待續)
柴榮道:“不知哥哥問的是過程,還是成果?”
這一條路少說也有近萬裡,製作需求多少時候?五年?十年?還是一輩子?
斡朗改、轄戛斯兩個統領對此冇有貳言,固然方纔與明軍血戰一場,但對於他們二人及其將士來講,與明軍並無刻骨銘心的仇恨,以是態度一旦竄改,反戈一擊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百裡無忌提出的要求是,斡朗改、轄戛斯兩軍在武、儒二州以北的長城南側當場休整,由明國來承擔六萬雄師的糧秣需求,但兩軍必須共同明軍對遼軍作戰。因為此消彼長的原因,遼軍減少了斡朗改、轄戛斯十二萬雄師,而明軍卻平白多了六萬雄師,以是百裡無忌稍稍竄改了假想,將武、儒二州的防務交給斡朗改、轄戛斯兩軍擔當,而讓陳延正雄師停止收縮,退入檀、順、薊三州,構成三角建立內圈防備。
百裡無忌揮揮手錶示他退下,轉頭向柴榮道:“二弟覺得,如何與斡朗改、轄戛斯兩個統領談?”
柴榮俄然認識到百裡無忌明顯不是打趣話,當初發起製作從金陵解纜經周國至燕雲和河西的官道,想來就是實現此打算的前奏。柴榮心中一陣悸動,百裡無忌此人太深不成測了。統統的事竟早已運營安妥。
百裡無忌樂了,笑道:“天然是成果。”
既然打下去,親人反恰是死,那麼不如歸降明國,反戈一擊,或許能置死地而後生也說不定,這就是兩個可汗決定投降的啟事。
兩人相視一笑,百裡無忌隨即令人將斡朗改、轄戛斯兩個統領帶來。
百裡無忌賞識鐵柱的說法,含笑對鐵柱說道:“很好,你能如此想,朕很欣喜。陳延正保舉你為捨命營校尉,朕例外準了。你歸去奉告陳延正,好好完成接下來的任務,朕不會虐待了他和明軍將士們。”
柴榮也笑道:“以我看,北方遊牧民族地盤廣袤,但畢竟因貧乏糧食而人丁希少,收伏他們最大的好處在於使其不再南犯,而真要取其地盤,倒是與國無益,起碼眼下來看,得不償失之舉。故,還是遵循前朝常例,封其王爵,令其束縛族眾,至於歲貢,有則可,無亦可,實不缺他們那些許物事。哥哥覺得如何?”
百裡無忌聽完,轉過甚與柴榮相視一笑,鐵柱滾滾不斷地說了那麼多,實在不過就是“此消彼長”四個字罷了,但對於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來講,能講出這一番話,已經實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