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新的位子[第1頁/共2頁]
潘養壽感慨:“是啊,鍊師境上停了整整十年,實在不易。”
潘養壽翻了一頁,邊看邊問:“甚麼事?”
下了大茅峰,潘養壽登積金峰南腰,直入元符萬寧宮北極樓,見司馬天師正在樓中等待,因而上前扣問究竟。
潘夫人道:“錦孃的婚事啊。”
張陽明笑了笑:“你曉得那是不成能的,天下各宗各派都冇法承諾的,隻能這麼做了。我辭道了也好,終究能夠保養天年了,隻是辛苦了你,還要持續籌劃,不得閒暇。我獨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恐怕繼任者冇有曆練,如果安安穩穩不動不折騰也倒罷了,如果瞎批示、瞎混鬨,哪怕他是高修,你可也不能犯含混啊。”
嘉靖二十七年八月,年過七旬的簡寂觀下觀監院張陽明向真師堂遞交了辭道書。
很久,張陽明道:“剛好五年,也算是履約而退。”
潘養壽道:“那裡白等了?都快三年了,張騰明那小子還冇結丹,這如何能夠嫁疇昔?當時說好的,結丹以後結婚,我就防著這個!錦娘也是不曉事,好好的人物看不上,偏生看上這麼個廢料!”
“不急,再過幾年,錦娘就能看明白了,到時候想必哭著不想嫁疇昔,你信不信?剛好我也快嬰化陽神了,等年底就閉關,她的婚事等我出關之日再議不遲!”
趙然曉得這個動靜的時候,正在龍安府考查各處農田的莊稼發展狀況,因而倉促結束了觀察,趕回大君山。
潘養壽回道:“父親的確正在閉關,他曾言道,這些年感悟更加深了,模糊間似有合道之像。”
潘夫人頓時一喜:“到時候了?這可真不輕易。”
茅山,九霄萬福宮,禮真院中,潘夫人坐到正在閱覽道經的潘養壽身邊,提示他:“錦孃的事情如何了?”
沈雲敬搖了點頭,歎道:“就算是以修士出任方丈,也當由我這個方丈辭道纔是,現在非要繞個圈子,讓我來接你的監院,這叫甚麼事兒。”
“看過,那三篇文章寫得不錯,我是在《君山條記》上看的。您是有甚麼安排麼?”
沈雲敬和張陽明並立在三疊泉邊,看著由大月山、五老峰澗水彙合而成飛瀑,怔怔不語。
如果新換上來的這位方丈是個修士,那麼這個職司在真師堂中的感化將獲得充分闡揚,與其他六閣坐堂真師便冇甚麼辨彆了。不,或許手中把握的權力還會更大一些!
“那又如何?孩子本身對勁就是,我們睜一眼閉一眼吧。”
“可惜了……”
因而很多人更加敏感的猜測到,這一次正一方麵派來出掌下觀的人,極有能夠是位修士,乃至還推斷出了接下來簡寂觀下觀的人事更迭:張陽明辭道以後,沈雲敬改授監院,騰出來的方丈之職,由某位高修出任,從而與之前的言論相合。
眾所周知,下觀方丈和監院彆離從正一和全真中遴選,既然是張陽明辭道,那接任者也必定是正一方麵推出的人選。換言之,保舉誰,由正一各家宗派說了算,保舉出來的人能不能走頓時任,則由統統煉虛們一起投票決定。
司馬天師問:“《龍虎山》那三篇文章看過麼?關於修士履任十方叢林的事情。”
沈雲敬道:“我會從旁好生幫手的,再說不是統統都要遵循《修士履任十方叢林詔》的端方來麼?他如果胡來,我拚著老命也要鬨上真師堂去,嗬嗬。再乾兩三年,統統順了,我也辭道,到時候來天師府找你老兄一起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