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武俠仙俠 - 道門法則 - 第九章 使節
翻页 夜间

第九章 使節[第1頁/共2頁]

趙然從大君山洞天出來,向北五十餘裡,陣勢由高處而下,垂垂陡峭,放眼望去,丘陵起伏之間,已是大片大片無邊無邊的高原草甸。

在大營門口驗了度牒,軍士入內飛報,很快,轅門大開,一群將官簇擁著一名頭戴烏紗、身著綠色團領常服的文官出來。

自從嘉靖十九年冬,明軍光複白馬山後,將戰線推動至白河一線,全部白河以東數百裡地盤儘入大明。由此,在鬆藩地區,構成了南為白河、北為若爾蓋大雪山的兩國實際節製豆割線。

趙然因而起家,拉著寧德壽往座椅上摁,口中道:“那就請一起坐下,千萬不要拘束。在外我是使節,在內我們就是好朋友,寧守禦如果不坐,那我也就陪寧守禦站著說話!”

坐定以後,張居正又道:“下官自都城出來後,一起不敢怠慢,特地上了廬山,有幸得趙多數管親身訪問,趙多數管叮嚀下官必然要謹遵趙方丈的號令,辦好這趟差事,並將趙方丈的文書也一併帶來了,嗯,另有旌節,請方丈過目。”

趙然自客歲和張略分開後,一向冇有獲得他的動靜,直到本年諸事底定以後,回無極院措置公事的時候,才見到了張略發給他的兩封信。

交代結束,正使和副使便都有了,趙然表示本身想要安息一會兒,張居正便請辭辭職。

張略的這兩封來信,都儘是感激之語,表白本身吃水不忘挖井人,請趙然有甚麼需求他幫手的處所,固然開口,凡是能做到的,他都毫不推委。同時張略還在信中提及這位寧德壽,說這位是他從都城應天帶出來的存亡弟兄,左膀右臂,客歲有些事情,還是這位寧德壽幫手收的手尾。一方麵請趙然持續關照此人,另一方麵如果有事,儘管讓寧德壽去辦。

趙然打量著這位官員,看上去彷彿有些眼熟,卻一時候想不起來在那裡見過。

寧德壽這才趕快謝過,坐在趙然身邊。

趙然接過文書看了看,這是以簡寂觀的名義下達的公文,言明以穀陽縣方丈趙致然為道門特使,前去夏國佛門辦理公事,償還佛門高僧的虹體,沿路軍民聽令便宜行事如此。

全部鬆藩衛有兵員八千餘人,下設中軍和三個守禦所,各有軍士兩千餘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英懦夫卒,在全部大明當中也是屬於頭一等的強軍。

隻聽寧德壽道:“張大哥離職前曾專門跟末將交代,趙方丈是我等弟兄的大仇人,但有調派,固然叮嚀就是。”

趙然對張居正很有好感,也不知此張居正和彼張居正有冇有乾係,但不管如何,都籌算好好“種植”一下他的,因而把臂前行,入了中軍大帳。

白馬衛、疊溪千戶所、龍崗千戶所、平蕃千戶所等近兩萬人撤回各自原守駐地休整。

眼望旌節和文書,趙然再次莫名墮入遐想當中,暗道老子現在竟然也混了個“持節出使”的名頭,如此一來,怕是能夠列入史冊了吧?

張略從鬆藩衛批示僉事調任龍潭衛批示同知,品級提了一級,離家又近,算是得償所願了。

第二封信是本年三月寫的,張略說本身由批示同知升任批示使,加授副將銜。這一步就跨得很大了,已到了大明武將中層的頂尖程度,再往上,就是副總兵、總兵之類高階軍職,那但是真正的軍中大山。

趙然很為張略的迭次升遷而感到歡暢,但也確切冇有甚麼需求張略效力之處,故此隻是回了封信,表白本身的恭賀之意便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