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自薦和力薦[第1頁/共2頁]
“是,去總督衙門扣問過卷宗。”
趙然的策論得了個“奇談怪論、分歧舊製”的考語,但此中的思路還是非常值得鑒戒的,是以也放在了這七八篇中。
趙致星續道:“厥後因張雲兆之死,穀陽縣要被究查罪惡的時候,隻要他和宋致元師兄站了出來,將統統罪惡擔下,力保其他人等不受重處,以是我說他是個無能事、敢做事、勇於擔責的人。紅原這個環境,正需求如許的人來主持。”
與廬山上和朝堂中的爭辯一樣,對於紅原地區的佈道思路在三百餘篇策論中大抵也分化為較著的兩派。要麼激進、要麼慎重。
李雲河愣了愣:“為甚麼是他?以他目前的職份,去紅原主持佈道還差得遠吧。”
李雲河笑了,指著趙致星道:“這話滑頭,該打!你就說你想不想去。”
趙致星道:“是差得遠,以是纔可惜。但監院既然問我,我還是隻能說,最合適去紅原主持佈道的,就是趙致然。不在於職份,而在於才氣。”
李雲河點頭道:“有勞你了,那麼晚還不去安息。”
其他另有七八篇寫得不錯,但要麼偏了題、要麼內容怪誕,但將來或有可取之處的策論,也被歸為一類。此中就包含了宋致元、白騰鳴的文章。
兩天時候看三百篇策論,哪怕隻是看個大抵,看完以後,以精力暢旺著稱的李雲河也感到了精疲力竭。
趙致星也笑了:“我是想去的,倒不是為了提那半格,哪怕不提半格,我也去。客歲十仲春的時候,我就去總督衙門索要了鬆藩衛的一應卷宗。”
李雲河饒有興趣道:“他的才氣?你看中他的甚麼才氣?”
趙致星道:“監院不安息,我那裡好安息。”一邊說著,一邊跟李雲河進了房中,將挎著的食盒取下,從內裡一層層盒中端出四樣小菜和一碗粳米飯。
趙致星道:“就是想做點事,真正的實事。在玄元觀客堂裡迎來送往,固然也熬煉人,但畢竟不能一展胸中所長。我就想曉得,本身到底會不會做事,能不無能事。”
趙致星想了想,道:“我也不知,畢竟隻在穀陽縣任過一段知客,資格不敷、經曆完善,這是我最大的短板,但我情願做事,但願能為我們玄元觀出一份力。常日裡,我也向宋師兄就教過鄙人麵佈道的體例和訣竅,也有了些心得。”
李雲河道:“資格和經曆不是題目,誰也不是生下來就具有的,不曆練,那裡來的資格和經曆?我再問你一個題目,除了你以外,你感覺誰比較合適去紅原主持佈道?”
趙致星也笑了:“他的境遇確切好,可惜我輩無此福源。不過當時他還未入館閣,也冇甚麼修行可言,百姓們稱他神仙,那是讚美他的話語。”
顛末持續兩天的大抵瀏覽,三百多篇策論中被挑出來二十篇,列入上等當中,此中持激進觀點的有十三篇,持慎重觀點的有七篇。
李雲河沉吟半晌,問:“那你感覺本身合適嗎?”
“你去查過了?”
“膽量大,敢做事,並且勇於擔責。”
趙致星不假思考道:“趙致然,做君山廟祝那位。”
趙致星道:“晚餐的飯點已過,見監院還冇有用飯,便過來問問。”
“是你在穀陽縣無極院經曆的那段時候,趙致然給你留下的印象?”
剩下的二十篇上等策論,不管如何是冇有精力去細心考慮了,因而幾人便散去,各自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