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三島[第1頁/共2頁]
趙然又問:“營兵何時能到?”
洪澤叟接過來看了兩遍,慎重收好,大笑:“能得陳天師看重,是老夫幸事,能與致然同事,更是一樁嘉話,那裡有不肯意的?何時解纜,致然你定。”
說著,取出一份陳善道親筆簽押的委任狀,上麵公然已經填好了洪澤叟三個字。
見到趙然和洪澤叟,陳善道有些驚奇:“冇想到前輩和致然那麼快就到了,這才一個月吧,本來再快也要近兩個月的。”
由元覺島而至鬆茂島,至落葉島而過波唐海,經乘雲諸島而至靈鼇島,再到渡岬諸島,這是東海的成熟線路,本來需求二十多天的航程,現在有了洪澤叟施法,悄悄鬆鬆半個月就完成了。
陳善道也忍不住笑了:“因為青丘之主的攻伐,再加上稽查艦隊多年來的封閉,傳聞這些年出產的白銀都運不出來,堆在出雲國和石見國的庫房裡。這是瀛州的兩個藩國,有些像我們兩千年前的三代諸侯。”
陳善道答覆:“集裝箱船隊現在已至靈鼇島,再有個把月,差未幾就能到了。領軍的你也熟諳,兵部侍郎張居正,帶兵將官是三千營批示使曾汝明。”
這一起上都是稽查艦隊建立的補給基地,有大有小,共十三處。建立這些補給點可實在不輕易,遠隔萬裡運送物質,十成貨色送到這裡就隻剩下一成,難度可想而知。
在渡岬諸島稍作逗留,趙然上島看了一下上、下渡岬府的民生,巡海船補完給養,持續向東,接著轉向東北。
洪澤叟當即喚來牛大,叮嚀他看好洞府,隨趙然出來,分水而上湖麵,登上趙然的雲靄百合,直飛鬆江艦隊基地。
洪澤叟在水底丹山熱忱歡迎了趙然,聽明趙然來意後大喜,捋須笑道:“老夫早有此意,提及來,仙子和真人與老夫瞭解百年,也是很熟的,若能得道門諒解,相互化兵戈為財寶,豈不是皆大歡樂!”
趙然讚道:“老前輩道法精熟,早知如此,當年海戰之時便該早些請您老出山,何至於遲延數年之久。”
實在不消陳善道先容,趙然早就曉得是這兩位統軍。他和張略一向保持著聯絡,特彆是在張略被他引入修行後,朝中有甚麼大事,都會飛符知會他。
陳善道答覆:“說是年產百萬兩以上。”
這個曾汝明,是當年趙然率軍平叛時投過來的三千營批示使,胖胖的一名將官,趙然對他的才氣冇有太多認知——攻城時三千營不是一線戰兵。但上個月解纜的時候,張略向他保舉了此人,表示此人在用兵上很有才氣,讓趙然有些驚奇,隨即也就同意了。
特彆是三宅島,這裡距瀛州東島隻剩一百多裡,是絕佳的進步踏板。趙然大略看了一下,估摸著還需求半個多月才氣修好。
陳善道指著西南邊的瀛州南島:“這座島已經被青丘之主的人打下來了……往東隔著關門海峽是東島,再向東北,我們在這裡……如果能和青丘之主談攏,一南一北前後夾攻,可於銀山會師。銀山就在本島西側,有人叫它佐摩銀山,也有人稱石見銀山,不管叫甚麼山,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趙然點了點頭,他一向體貼銀山的產量:“藏銀富不富?”
趙然吃了一驚,這個數量是大明白銀年產量的近十倍!
其間,洪澤叟公然不愧水族出身,道法發揮之處,召來幾條海中水獸,水獸在火線牽涉纜繩,巡海船如離弦之箭,其快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