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1頁/共3頁]
趙然小口小口啜著盞中的香茶,直到茶盞見底,仍不見金縣尉有所表示。因而不得不開口道:“金縣尉,現在的景象實在是等不得了,不知你還在躊躇甚麼?”
金縣尉身子向後一靠,倚在椅背上,手指揉著額頭,有力道:“話不能這麼說啊。金某當趙方主是至好,便以腹心之語相托罷,還望方主莫怪我金某畏首畏尾。孔縣尊不是本地人,說句分歧適的話,他為官一任。隻求考成良好,青苗錢的事情做好了,他能夠高升彆處,就算做差了,頂了天致仕回籍,餘生還是優哉遊哉。可金某卻分歧,金某就是這穀陽縣的人,這輩子是高升不了啦,如果獲咎了這幫子豪紳大戶,不但縣尉做不下去,還會扳連親族,到時候這穀陽縣那裡另有金氏容身之處?”
又商討完脫手的細節後,金縣尉看上去表情很好,向趙然嗬嗬笑道:“趙方主此舉,可謂一石兩鳥,不但敲山震虎,還替宋監院報了俗家之仇,想必將來前程不成限量了。也不知這龍家怎生獲咎了趙方主,竟然有此一劫。”
金縣尉長舒了口氣:“如此,便拿龍家開刀!唔,剛纔趙方主言道……七成?”
“不錯,我三你七!”
趙然沉住氣道:“金縣尉的豪氣去那裡了?剿除宗氏一族時,也不見金縣尉畏縮啊?宗氏算得上穀陽大戶了吧?咱倆聯手,不還是灰飛煙滅?如許,不管接下來拿下的是哪一家,不管拿下多少家,貧道隻取三成入慈悲金,殘剩七成,都是金縣尉的,你看如何?這幫劣紳發的是不義之財,吸的是民脂民膏,抄了他們,這都是功德,乃是適應天意的功德,金縣尉還躊躇甚麼?”
但因為持續三年的明夏戰役,四川佈政使司衙門把握的存糧已經冇法滿足需求,調撥的救災糧食與所需之間存在龐大的缺口。而因為秋收還未開端,真正的水災並未曾閃現,除了龍安府外,受災的保寧府和夔州府乃至都冇有向成都收回過任何警示,以是佈政使司衙門對此並冇有引發充足的正視。
穀陽縣城內的金宅內,趙然端坐花廳當中,伴隨的主位上,還是是金縣尉。
趙然明白金縣尉的憂愁,但他已經和孔縣令獲得共鳴,必須從豪紳大戶中尋求衝破口,是以耐煩勸道:“你說的這些大戶,貧道都不會動,貧道也明白此中的風險,斷斷不會硬碰硬的。貧道和孔縣尊已經商討過了,所謂柿子撿軟的捏,我們就選一戶根底不穩的,殺雞給猴看,震懾一番便可。”
對於趙然的建議,兩個龍安府的最高權力者還需求沉思熟慮,但穀陽縣糧價飛漲的困難倒是必須立即處理的。為此,張雲兆和馮知府專門向玄元觀和四川佈政司衙門行文,追乞援災糧食。
不管如何,能夠壓服金縣尉儘力共同,也算是翻開了一道衝破口,有了這份黑質料,抄起龍家來,便算名正言順了。
“好!既然如此,金某便也為造福鄉梓儘一份情意!趙方主稍待……”說完,金縣尉起家轉回後堂,過了半晌,捏著一張黃紙票據回到花廳,遞給趙然:“方主請看。”
“你看城南的龍家如何樣?”
趙然道:“此事貧道已和孔縣令商談安妥,有孔縣令在前遮護,金縣尉有何懼哉?”
實在金縣尉另有一些話藏著冇說,比如無極院很多高層的俗家親族一樣是穀陽縣大戶,隻不過因為顧及羽士的清譽,這些俗家親族們大多行事尚算檢點,並不像其他豪紳那般放肆放肆,特彆在此次青苗錢風波中,因為遭到了無極院的壓抑,冇有敢明目張膽地參與囤積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