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家訪[第1頁/共2頁]
老嫗忙不迭的請趙然坐在火堆劈麵,懷中抱著的嬰兒一聲抽泣,她又從速用個木勺從鍋裡舀了勺黍米湯,在嘴邊吹涼了,小口小口往嬰兒嘴裡灌出來,一時候有些手忙腳亂。
盧方主道:“老婆婆,我們白馬院新任的趙方丈來你們家逛逛,看看你們家的環境。”
趙然閒談了幾句,轉過甚來問老嫗:“老婆婆,你們家在城外分了幾畝地啊?”
老嫗頓時目瞪口呆,也不知該說甚麼,慌亂中的將二人讓進了屋中。
老嫗插話:“是呢,有六鬥是給夏人的。”
老嫗道:“上工管飯,每天還能得回兩個黍米團。”
趙然又問:“城外這兩萬八千畝耕地都租給漢民了?可我來的時候,此中有一大半都在荒廢吧?並且都在水邊,是好田啊,這是如何回事?”
趙然問:“上甚麼工?”
“三部部民呢?如何不下山耕作了?”
趙然氣樂了:“敢情我們從本地吸納人丁過來,是給他們當耕戶來著?”
“當年黨項人以三部部民為奴,差遣他們種地,現在仆從逃脫出去了,誰還情願返來?黨項人前年還找了曾方丈和袁監院,說是要我們明軍出兵,把三部的仆從都抓返來還給他們。”
“交了一石半。”
趙然皺眉道:“太少了。”
“哦?他如何說?”
盧方主代答:“應當是去給我們白馬院修城牆。”
老嫗道:“已經很好了。”
盧方主固然不是管稅賦收繳的賬房,但也多少曉得一些,趕緊道:“方丈,白馬院本年田賦十取其一,各色耗羨加三成,她說的納糧一石半,怕是有四成不是白馬院收的。”
下鄉的第一站,當然就是本城。小小的紅原城不過千戶住民,人丁四千餘,此中一半是這兩年從本地征募而來的貧苦哀鴻,能大老遠招到兩千漢民過來添補戶口,單就這點來講,曾致禮乾得還算不賴。
畝產一石多一些,這個產量必定養不活老嫗一家五口,趙然又問:“納了多少糧?”
趙然走近屋內,就見房中簡簡樸單,冇有一件傢什,空中牆角鋪著一片草蓆,席上卷著破布棉被。屋子中間架著個火爐正在燒水,上麵燒的是些乾草和乾糞,味道很不好聞。幸虧獨一的一扇木窗翻開著,能夠透氣,不然當真是挨不住。
這戶人家最值錢的東西,恐怕就是架在火堆上的那口鐵鍋。趙然伸頭看了看鍋裡,一鍋水內裡是幾片草葉子,草葉子下模糊可見數得清的黍米。
“收了四石。”
“羅老爺是誰?”趙然轉頭問盧方主。
趙然有些驚奇:“隻要三畝兩分?”
“他們不種,這些田,本來是白馬、查馬、筇河三部部民在種的,這些黨項人本來是紅原的貴民,不會下地乾活的。”
趙然倒吸一口冷氣,這個田賦可當真不低!特彆是作為方纔授田的農戶來講,絕對不該該那麼重的。他轉頭望向盧方主,等盧方主解釋。
盧方主一頭大汗,見老嫗說話有一句冇一句說不清楚,趕緊道:“就是居於這邛溪鎮上的黨項人。本來這些地步都是他們的,白馬院初立之時,籌算重新測量,分彆田土,但這些黨項人不乾,頗是鬨了幾場。厥後曾監院上任後,說我們初來乍到,要以大局為重,便認了他們對這些田土的文契,好說歹說,讓新來的漢民租種,每畝佃租兩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