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筆記:道門信力統計和未來100年之預測分析[第1頁/共4頁]
對於第二種由總觀製定信力增加率的體例,成果近似上述會商。當前總觀製定信力年增率為5%,轉化到人均信力增加,則為3.75%,非常靠近第一種計劃中3.74%的人均信力年增加率。這申明道門總觀是尊敬客觀規律的。
此闡發以一億五千萬為大明人丁上限。若考慮更高上限,比方十五億,則修士數量和信力總支出均有竄改。120年後,不需正骨修士總量為28萬7千餘,可有20名合道;另有正骨修士十萬,此中7名合道。總計27名合道。而人丁衝破一億五千萬的上限,也同時帶來大量信力。當前等候飛昇十名合道共需93年便可全數飛昇。而後飛昇間隔從7年,慢慢降到5年。在120年後,飛昇間隔乃至進一步降落。若僅考慮27名合道,最後一名合道最多需等候135年便可飛昇,乃至要快於前文闡發所得180年。對於更久的將來,合道數量和信力增加還需進一步闡發。
10 第十一卷第27章
2.飛昇排序及瞻望
將來的120年,若能包管人均信力以3.74%年增加率持續增至22圭,且每年分發正骨丹數量不超越1000枚,則可包管當今10名合道以及今後同期共存14名合道順利飛昇;排序15至20的合道飛昇勝利取決於修士本人春秋以及排位靠前修士互換序位。若大明人丁增加能夠衝破一億五千萬上限,遵循此信力生長形式,120年後仍可供應同期共存27名合道順利飛昇。
16 第十二卷第35章
作者:齊致休—君山之友
限於趙然道職,八寶道人第一次提及“信力”是在嘉靖20年白馬山大勝後【1】,君山廟在嘉靖19年進獻信力三十三萬六千圭。後又提及,川省在嘉靖19年的總信力入賬五千六百萬圭,在兩京十三省中排第九名【2,3】。厥後,又先容了受籙所需信力,從羽士境一萬八千圭,到合道境七千兩百萬圭不等【4】。第一次明白提及天下信力總值是嘉靖20年,為12億圭【5】。從而後,自嘉靖20年到嘉靖28年,都有明白指明天下信力總支出【7-18】。獨一例外是嘉靖24年,八寶道人隻給出了當年大明人均信力進獻,約為10圭【11】。而按照嘉靖20年大明人丁數(一億一千萬)【5】,以及此方天下環球年均人丁增加率(1.2%),推出嘉靖24年人丁為一億一千五百萬,當年天下信力支出即為十一億五千萬圭。從嘉靖20年到28年,天下年信力支出先增加(20年到22年),再減少(23年,24年),又增加(25年以後)。此中,以24年最低。若拋去張老道飛昇帶來龐大信力(五千一百萬圭),22年實際信力低於21年支出。但張老道飛昇耗損信力遠弘遠於其正向支出:總計耗損54億信力,此中包含36億搭建虹橋,18億抵擋18道劫雷【6】。
3.將來120年飛昇瞻望
1 第七卷第55章
18 第十二卷第101章
2 第七卷66章
6.第十一卷第149章總背景
關於合道境飛昇時春秋上限的題目,最可值得參照的例子應為張大真人和龍陽祖師。但是按照筆者闡發,張大真人春秋存在疑問。八寶道人多次流露張大真人壽元綿長,在300歲擺佈。但是,按照張大真人在嘉靖21年親言,他於98年前合道【5】;又按照東極閣趙真人所言,張大真人在173歲時入合道【6】。是以,張大真人飛昇時實際春秋應為234歲。龍陽祖師春秋則清楚很多。若無不測,龍陽祖師飛昇時為261歲。不管如何,在八寶道人供應更詳細數據之前,焦元君將是明白所知飛昇時春秋最大合道(279歲),但仍低於合道境修士壽元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