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美軍觀察團 2[第2頁/共2頁]
“這是水兵的題目。”一名美國軍官做了一個無可何如的手勢,好吧,活著界強國的眼中,美國水兵比陸軍還不靠譜,而日本水兵的評價但是相稱高啊!
而諾門檻戰役呢?蘇軍具有絕對的空中火力上風,但是日軍開端具有空中上風,當時候日本陸航戰役力還算不錯,固然蘇軍最後贏了,但是喪失也不算小。不過阿誰時候,蘇軍戰役力也幾近處於汗青的低穀,冇體例,方纔大洗濯結束,以後,蘇聯赤軍在東線麵對德軍的表示大師都曉得,就未幾說了……。
當然,有一點需求提到的是,美國陸軍對於站場的適應力師很強的,同時進步也是很快的,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都有這類評價。
“當然,美國在此次戰役中也不是冇有勝算。不然的話貴國也不會如此當真籌辦了。戰役的毀傷並不但僅是指站場上的死傷,更首要的是對一國國力的耗損。英法可覺得日本人供應運輸,供應設備,乃至調派雇傭軍都是能夠的,但是,這統統都不是無償的!”
美軍在一線集合了17個步兵師(包含3個法國師)敵手是7個殘破不全的師和3個預備師,兵力上風高達一倍,而炮兵方麵師2900門火炮對德國560門,飛機師1100架對200架,坦克的話,美軍具有273輛,德國就彆說了......。兩邊交兵環境又不是近似2戰的島嶼作戰或者山地作戰這類比較極度的環境,這類戰役打贏了實在也不值得高傲......。
“那麼殿下以為,如果將來美日開戰,美國陸軍的計謀戰術應當如何製定呢?”潘興對於魯普雷希特給美軍的評價並冇有甚麼貳言,畢竟美國陸軍曾經的戰績不說也罷。獨立戰役都不是靠本身打贏的,另有甚麼好吹的。以是潘興想問一些比較實際的。
“您是說龐大的地形和有限的兵力嗎?”潘興問道。
然後聽了王子的闡發以後,一幫美國人頓時感受本身壓力龐大啊,因為彆的不說,就從目前的環境來看,美國陸軍是絕對比不上。至於說打俄國人嗎?能夠?大抵?差未幾?應當不如開端的俄軍吧?
關於日本陸軍和俄國陸軍,這個話題在後代各種軍事論壇上也算一個不大不小的話題,團體來講,人們普通爭辯點會在兩個處所,一個是日俄戰役,一個是諾門檻,至於說厥後的蘇聯赤軍打擊關東軍,好吧,這就是碾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