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帝國的崛起1 - 第2459章 未來的鋼鐵洪流 1

第2459章 未來的鋼鐵洪流 1[第2頁/共2頁]

至於火力方麵?以汗青上來看,德國人是在長徑比上一條路走到黑,終究搞出了88MML71和75MML70這類垂釣竿火炮。火炮製作難度大,並且在麵對大傾角裝甲時結果不好。而俄國人呢,終究挑選的是122MM的D25T和100MM的D10T。團體來講D25T麵對大傾角裝甲會好一些,但是因為采取分裝彈,並且彈重過大,以是射速很成題目。120MM以上的火炮不是不能裝在裝甲車輛上,但是前提是你的內部操縱空間大一些,能保持一個說得疇昔的射速。而D10T就比較均衡了,較高的穿深加上合適的射速。當然,如果能再加上美帝的穿甲彈技術就更好了......。

而美國人在重型坦克上的腦洞比較獨特,在潘興坦克上美國人搞出來的成果就是重點防備。(臨時如許叫吧。)側麵前部是3寸級彆的垂直裝甲,前麵就脆了,團體來講潘興坦克算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量產版坦克。以美國強大的技術和產業氣力,90L50火炮機能不錯,正麵防備也算中規中矩。很合適當產。但是在側麵防備的題目上,潘興因為重量題目還是分歧格的,並且在這個位麵,90L50火炮的能力一定夠用!

實在開端的時候三號突擊炮是真正的突擊炮,利用的是短管75MM火炮,或者德國人發明這個底盤不錯,同時反坦克壓力有些大,以是救呈現了三號G型突擊炮,利用了75MML48火炮,同時也有感受75MM榴彈炮能力不敷的,以是出來了設備105MM榴彈炮的F型三號突擊炮!

實際上,以2戰的攻防程度,造出一款正麵夠硬的坦克並不難,最難的是兩側也要必然的防備才氣。德國人的做法是用噸位換防備,俄國人的做法例是拚角度。以空間換防備。成果終究出來的成果就是德國人造出了70多噸的虎王,大而無當。俄國人終究搞出來IS2M坦克,(IS3出來了,但是數量太少。)數據很不錯,但是細節題目很多,比如說超大的D25T火炮炮塔導致的力矩過大扭轉遲緩,以及才28發的備彈量。

當然,以三號突擊炮的底盤強行上105MM榴彈炮以後在備彈量方麵多少也有些勉強,利用105MM榴彈炮的三號突擊炮彷彿隻要30發的備彈量。

如果說1戰中德國裝甲軍隊還處於抽芽狀況的話,那麼在將來的裝甲軍隊生長打算中,德國軍方對坦克、突擊炮以及坦克殲擊車做了非常明白的界定和分彆,並且為分歧的裝甲單位製定了特定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