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四萬噸的戰列艦[第1頁/共2頁]
如果給了蘇聯人最早進的大炮,那搞不好今後,己方就要麵對蘇聯人的水兵威脅了!
再向下便是法國水兵的330毫米艦炮了,這款艦炮的穿甲能力超越了大英帝國的高傲“胡德”號的381毫米炮。
對方冇說話,這當然就是默許了!希瑞克持續說道:“恰好,我們能夠兩邊互補,我們海內有先進的設想局,能夠幫忙貴方設想戰列艦,同時,我們海內的鋼廠,現在都是產能多餘,隻要貴方能夠供應各種礦產,我們就能夠完工,將這類戰列艦製造出來。”
公然,當他提出來以後,對方就默不出聲了。
以是,紅水兵的司令奧爾洛夫,起首提出了這個題目,歸正就算是對方回絕,圖哈切夫斯基也能夠出來圓場。
現在,德國也被英法等國淩辱,如許,兩國有很多共通之處,以是,蘇聯非常但願藉助德國的技術,來實現己方的一次超越式的生長!
看來,德國人是不肯意的了,圖哈切夫斯基剛想要圓場,希瑞克終究開口了。
德國艦炮的長徑比達到了52倍,而法國艦炮的長徑比僅為45倍;不過,德國艦炮的發射藥重量卻遠遠小於法國的艦炮。
到了37年,蘇聯人獲得了來自美國總計9門406毫米艦炮,900發406毫米炮彈以及3座等口徑三聯裝炮塔的出口答應。
406毫米!這是恰好對應16英寸,哪怕是在汗青上,也是一向到了36年,蘇聯人將目光投向了美國,但願獲得美國的技術支撐。
“隻是,有了艦炮,還不是完整的戰列艦,想要製作一艘戰列艦,那是一個龐大的打算。”希瑞克說道:“比如,戰列艦的設想,那必必要經曆豐富的團隊才氣夠勝任,同時,戰列艦的製造,需求耗損大量的鋼材,特彆是高強度的鋼材,這些,蘇聯海內恐怕有很多困難吧?”
承諾,為甚麼不承諾?這是一個好機遇!
“我們目前,正有這個打算。”奧爾洛夫說道:“現在,我們懷著誠意,想請我們的德意誌朋友幫手。”
“406毫米口徑的艦炮,聽起來就讓人動心。”希瑞克說道:“隻是,這類口徑的艦炮,我們克虜伯公司也冇有製作過,蘇維埃能夠拜托我們克虜伯公司,供應資金,讓我們克虜伯公司來研製。”
排名第二的是法德兩國的380毫米炮,兩種艦炮各有千秋。
剛瑟-呂特晏斯上校,聽到蘇聯人的要求,心中早就翻滾起來,406毫米,你們蘇聯人,籌算要稱霸陸地嗎?
裝在萬噸級的巡洋艦上?那一開炮,必定得顛覆!
以蘇聯現在的國力,能支撐起四萬噸的戰艦來嗎?如果蘇聯冇有這類打算,那要406毫米的艦炮,也就冇有任何用。
“以是,我發起,貴方能夠把這類打算中的戰列艦,拜托給我們德意誌來造,如何樣?”希瑞克說道:“至於資金,貴方能夠利用礦產,糧食,能源等等來相抵。如許,不消耗損貴方的國庫,就能夠將新式的戰列艦製造出來。”
不然,又何必四周尋覓技術援助?
希瑞克的話,讓蘇聯方麵喜出望外,這,的確就是天上掉餡餅!
德意誌將來的戰列艦,也是需求406毫米口徑的艦炮的!受限定於凡爾賽條約,德國底子就不能研製和出產這類406毫米的艦炮!
乾脆,忽悠蘇聯人,在德國的船廠內裡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