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生意[第1頁/共6頁]
“快!快!快!”
“本年竟是百寶真人親身主持麼?!”
“假的唄。”黃尾嘿嘿,“早八百年,這一帶還在海裡泡著哩,哪來甚洞天福地?”
早已無人喝彩,隻要一片驚駭——船上無人,也就意味著——大船直直衝石塘而來,抵近時,忽又被大潮高高拋起,攜著被戲耍的千鈞之怒,重重砸下。
江潮更加澎湃,潮頭一道疊著一道霹雷而來,彷彿海龍王發了癲狂,把那海上的仙山一座又一座拔起,一股腦全擯除著撞上那岸上捍海石塘。
此中男女都作道人打扮,坤道者芙蓉粉麵,娥眉淡如遠山;乾道者頭戴金冠,執玉笏,姿容肅整。
此中有羽士一熟人,華翁竟也混跡此中,老頭一貫驢脾氣,增福廟主持劈麵,也不鹹不淡以平輩施禮。
這些人言辭謙虛,但可想而知,都是錢唐城裡有臉麵的大人物。
他自入長官,中間幾張陪席上早有來賓等待,見真人駕臨,紛繁上來見禮。
將上方的雲與下方的霧都煮得鼎沸,燦漫光芒劈開渾沌,麵前的霧海肉眼可見地溶解。
百寶真人。
可弄潮之戲並非結束。
活人聽著,隻覺似東風化雨,不自發教民氣慕。
此時天亮光了一些,但霧氣並未顯得淡薄,概因其被晨光注入金紅,泛著顆粒般的質感。霧堆積在街巷間,給人如水如遊奇妙錯覺。。
一時震耳。
死人聽著,卻字字如雷鳴,聲聲似大鼓擂上心肝,叫鬼又怕又敬,不敢升起半絲違逆之心。
當然,他們弄潮不但為了誇勇逞能,或是娛神悅民,他們背後都有各自的船幫商社,弄潮也有告白之意。
遠遠瞥見,好似吳道子《神仙圖》上的神仙們走出了畫卷。
但見雲端垂下絲絲雲氣,環繞於鎮龍台上方。
台下狂潮翻湧。
可當那道人的步隊更加鄰近。
泥鰍驚呼。
但這一艘船倒是常見的大福船,方頭大肚,是販子跑海的首選,但失於笨拙,難用於弄潮。用這類福船於這大潮滔天時突入錢塘灣,不是冒死,而是送命,幾近能夠預感一場慘烈的船難將在麵前。
身前,但見一輪紅日浴“海”而出。
岸上看客們紛繁喝彩讚歎之際,有人眼尖。
如雷貫耳是因它是十三家之一增福廟的方丈。
水麵由極靜變成極動。
祭奠完成,隨行諸道人也收起各種法器,鎮海印按例要留在台上,真人則騰空而起,飛入岸邊一棟觀潮樓上。
實則不唯本日,每個淩晨或傍晚於城頭瞭望,都能瞧見這片山上的霞光久善於它處,非常奇妙。
岸上一通驚呼。
報告的是許真人帶領六十四寺觀祖師彈壓妖龍的故事。
世人還在為那萬神景從的場景鎮靜不已。
明天是八月十五,是錢唐觀潮的盛時,亦是錢唐人祭潮的佳節。
它們逆潮而進,好似遊魚在波瀾中追逐為戲,看得岸上人目不暇接。
厥後被許真人遣力士拔起,置於海邊,大江也就成了通途。
那邊有一座連綴矮山。
六十四寺觀的晨鐘已敲開了城門。
船腹破開一個可容人出入的缺口,黑洞洞的,惹人窺測。
神靈顯聖,遊人們那裡還明白,從速紛繁叩拜。
李長安細心一看,弄潮兒中挑著一杆紅旗的恰是何水生。
李長安腹誹。
堤道一空,人們都避到了中間的斜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