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第1頁/共2頁]
上麪人自是忙著擁戴:“聖上所言極是。”
未想這時徐國公倒是態度一轉,竟大加同意:“聖上禦駕親征,定能大振軍心,壯我聲望,說不得兒郎們得了鼓勵,竟是直搗匈奴人老巢,末將遵旨,這些光陰毫不教聖上絕望,定要守好後防,為聖上解後顧之憂!”
兩個時候以後,薑灼還站在禦書房外,不時側頭,謹慎翼翼地朝裡頭瞧上一眼。
“徐國公,趙大人乃是為您著想。”另有彆人在中間安慰道。
世人都愣了好一時,這才反應過來,不免都在驚呼:“聖上,真真不成啊,此次北疆之戰當是艱險非常,如何要您披掛上陣,萬一有個閃失,國將不國!”
“朕意已決,”諸葛曜沉穩隧道:“朕不但是一國之君,更是一名甲士,保家衛國當為本分,再說了,他耶律拓都帶兵過來了,朕不去會會那老敵手,反倒藏身未央宮以求安穩,豈不讓耶律拓嘲笑了去,朕丟不起這臉麵!”
諸葛曜倒是點頭道:“本朝兩位老將,一名是國公,另一名魏老將軍,皆是股肱之臣,大靖竟是缺一不成的。”
方纔諸葛曜派人急宣靠近重臣進禦書房議事,乃因北疆急報,耶律拓舉兵入侵,北疆烽火重燃,諸葛曜此時正與幾位重臣籌議現在應敵,薑灼因是不放心,並不肯分開未央宮,便跟著江常侍他們立在外頭,心中也是非常忐忑。
外頭江常侍聽到此處,不免搖點頭,笑道:“徐國公公然老當益壯,這氣性但是更加得大了,誰都攔他不住,不過,聖被騙會自有主張。”
薑灼此時卻想起,諸葛曜曾提過,如果開戰,會派一名文韜武略的帥才代替徐國公上陣,隻不曉得那一名到底是誰,少不得要得等諸葛曜揭開答案。
這一回諸葛曜慎重其事,連續喚了徐國公好幾聲“大將軍”,竟有全然將家國囑托於他之意。
“現在魏老將軍身在北疆,現在朕有一樁大事,倒也隻能奉求給國公。”諸葛曜又道。
諸葛曜“嗯”了一聲,終是一錘定音:“那便如此吧,朕禦駕親征這段光陰,朝中政務另有長安城駐防之事,全權交予徐大將軍,且當朕帶著兒郎們與匈奴拚戰北疆之際,還望徐大將軍能代朕守住這大靖火線安穩,保朕社稷安然,誰教唯有徐大將軍,纔是朕最信賴之人呢。”
諸葛曜直盯了薑灼好一會,總算是鬆開了她的手,竟有些泄氣道:“朕堂堂男兒,最瞧不得那等拈酸妒忌,未想本日,被你敗了道行。”
禦書房中一片嘩然,不過諸葛曜倒是補了一句:“朕這龍位坐得極穩,諸葛庸也一定得這機遇。”
而此時曼薑灼在禦書房外聽得清楚,方纔明白過來,本來諸葛曜所指之帥才,竟是他本身。
禦書房中又鬨了半天,自是在爭論不休,到底由誰帶兵上陣,諸葛曜好一陣冇表態,直到世人竟說得口乾舌燥了,諸葛曜纔開了口:“徐國公乃是我們大靖軍魂,出世入死多年,這些年大靖基業安定,少不得有徐國公一份功績。”
此時未央宮禦書房當中,已然站滿了文臣武將,皆在低頭,聽著諸葛曜訓話。
“聖上,末將懇請率徐家軍兒郎再次披掛上陣,此一回與魏家軍雙劍合璧,定能高奏凱歌,不負聖上所期。”薑灼聽到徐國公中氣實足地請命。
有人卻站出來反對:“聖上,徐國公年齡漸高,且數月前才從北疆返來,切不成再如此勞累,臣等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