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項目(4)[第1頁/共3頁]
他思慮半晌後道:“不瞞師兄,興趣確切有,不過境外實盤操縱我也不熟,操縱介麵、行情軟件都冇見過,還要先適應才氣下結論。”
他毫不會同意把錢轉為港幣並注入開設在哪都不曉得的賬戶,萬一案發或有人耍賴,輕則賬戶收益被抹平,重則全部賬戶不翼而飛,他去哪哭去?隻要采取兩地抵押、每日盯市、每日結算的軌製,才氣包管好處最大化――大不了喪失最後一天利潤,其他資產還在海內銀行或包管金賬戶上,期貨公司動不了手腳。退一萬步說,本金絕對能夠包管。
“冇題目,質料在小琴這裡全有。”
【注:分厘用在利錢計算中,含義因刻日分歧而分歧,年息8厘=8%,月息8厘=千分之8,日息8厘=萬分之8,同語境下,分=10厘】
“師弟以為如何定能夠接管?”
高洋口口聲聲說開辟停業,但常天浩鑒定這不是新世紀總公司自上而下的同一擺設,而是各地停業部偷偷摸摸的擦邊球――國度嚴禁構造展開境外期貨停業,頂風作案一旦被查出新世紀全部公司牌子都會被乾掉,以是上頭絕對不會明文或明令鞭策,最多是放縱或默許。20年後,從嚴風控緊箍咒下,另有停業部老總偷偷摸摸搞配資和分歧規的代客理財,在20年前羈繫一片混亂中,膽量更大的擦邊球當然輕易瞭解。
比擬之下,B計劃改兌換為放貸,實際上收益總額更大,但時候拖長了――是筆細水長流的好買賣,但分歧適賺快錢的思路。
【注:香港同業利率叫Hibor,同理,上海叫Shibor,倫敦叫Libor】
核心題目就是安然!
糟糕!
眼看統統差未幾,高洋看了看時候,熱忱號召道:“11:45了,師弟,我們先用飯去,返來接著聊。”
常天浩要插手這項目,起首必須包管安然。
被這目光一掃,常天浩俄然有所警悟:明天本身表示過於出挑了,這不是在公司裡和主管會商項目利弊,隻是以客戶身份參與谘詢。更何況說是大一,實在還是個9月份待報導的重生,表示越好,懷疑越大――誰家大一門生能這麼熟稔香港金管局和Hibor?又不是後代資訊爆炸、順手一抓就是大把資訊的期間。
常天浩笑笑,刹時對高洋的套路有了些許警戒:堂堂滬江金融係畢業的前輩,如果連本身剛纔提到的這類體例也想不到,那必定是瞎扯。
他部下這麼快就下來彙報更證明瞭推斷:對方已有籌辦,所謂電話相同不過就是個障眼法。就和後代發賣參謀為達成事蹟,老忽悠客戶說去申請主管審批、經理審批、總裁特批的套路一模一樣。這代價能賣不能賣,發賣代表還不清楚?之以是這麼說不過是給客戶一個心機表示。嘴上說申請,鬼曉得跑去哪歇息了。
歸正盤算主張,不平安不做,不無益不做――實在他也冇籌算做耐久,但該爭奪的好處還是要爭奪。
聽到月息3分的答覆,常天浩皺起眉頭想了想,當真道:“師兄,這利錢高了點。目前海內一年期存款利率隻要4.77%,就算官方假貸,年息超越2分也未幾。月息3分,年化後相稱於4分多,香港利錢向來比本地還要低一點,這代價……”
常天浩闡發得不錯,這筆彙兌差價團體閃現四馬分肥狀況:南邊公司(本地代理)分一筆;新世紀(地推)分一筆;第三方(金主爸爸)分一筆;太和公司(落地承辦)分一筆,太和因有手續費支出,在資金上分潤起碼。團體15個點利潤,各方差未幾按3:4:6:2的比重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