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五郡選一[第1頁/共3頁]
想到這,秀保衝著前田利家微微一笑,安然道:“既然大納言都不反對了,那就這麼定了吧,晚些時候我便派人去澤上砦驅逐少將,到時候先送回伏見的屋敷與大納言和夫人相處個三四日,以後再安排專人送殿下去任那,至於地點,我也想好了,就安排在泗川城,那邊曾是秀保的本城,城防堅毅、陣勢險要,信賴必然能包管少將的安然,還望大納言放心。”
“任那建國至今不夠數月,孤懸外洋,地形險要,且與明國、朝鮮權勢犬牙交叉,五步一柵、十步一砦,軍士居於彼處尚且膽戰心驚,何況是身份崇高的越中少將?眾所周知,《仁川和約》後南部四道的三族可〖自〗由來往,職員龐大,特彆是鮮人,用心叵測,奪回故地之心不死,東至蔚山,西到仁川,千裡之地,義兵遍及,遙相照應,此起彼伏,任由雄師兩萬,明軍策應,仍不能趕儘撲滅,此時將少將放逐至任那,依鄙人看,底子是九死平生啊,還望右府和北政所酌情考慮。”
“承蒙北政所抬愛,卑職實在不敢當這首功。”就在秀保悠然得意之時,速水守久趕快朝上首的北政所叩首推讓道:“眾所周知,此番若非右府智殲筱山的八百叛軍,壓服新莊駿河守扣押橫山山城守的三百精銳,策反了禦牧城城主津田信成,即便卑職部下有一萬人,也一定能剿除叛軍、挽救少主和夫人呐。還望北政所收回成命,右府領首功纔是實至名歸啊。”
“如果大納言不反對的話。”秀保微微點頭。
雖說要剝奪本身的封地,可此時的前田利家並未過分幽怨,畢竟秀保算是他前田家的仇人,拿走一郡又有何妨。想到這,前田利家誠心腸答覆道:“最大的礪波郡約十四萬石,第二大的鳳至郡就隻要八萬石了。”
“統統就有勞右府了。”前田利家深施一禮,恭敬地拜謝道。
此言一出,殿內世人不由唏噓,紛繁小聲嘀咕起來,特彆是與石田三成交好的幾個文臣派大名,都指責前田利家不識好民氣,明顯有機遇讓利長過得舒暢些,卻剛強地服從秀保的安排“看來大納言確切是老了啊。”很多人感慨道。
“當然,我的知行全在近畿一帶,自是留不住他,可任那呢,固然名義上由島津義弘辦理,可軍隊和糧草全都節製在本家手中,這和本身的知行地又有何意?大納言定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承諾將利長放逐任那的,看來這位加賀殿固然命不久矣,可腦袋還是好得很啊。”
“如果留在海內,隻能放逐到東北或者九州這些地區,這兩個處所的大名究竟作何籌算大納言無從曉得,也許一開戰利長便淪為人質也說不定;何況方纔本身已經向他表示了誠意,他又豈會不曉得講前田利長交給我纔是最安然的?”
固然秀保自始至終並未說話,可北政所和德川家康能感遭到恰是這份沉著讓速水守久噤若寒蟬,乖乖地將首功的位置讓出來,也恰是速水的這一行動,讓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對秀保多了幾分警戒和畏敬。
既然當事人這麼果斷,北政所還能說甚麼,她平複了下表情,皮笑肉不笑地對秀保說道:“右府您得這首功確切是實至名歸,甲斐守的風致也值得讚美,您看如許行麼,方纔不是充公了少將的越中二十九萬七千石以及能登守的十二萬石知行麼,就把此中最大的一個郡賜給您,第二大的賜給甲斐守,至於其他靖難功臣,能夠酌情賜賚半郡到幾村的知行地,但是總知行不得超越這兩地的總和,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