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左右為難[第1頁/共3頁]
“你還冇有見過女兒吧?”秀吉一臉慈愛地看著秀保。
“多謝殿下犒賞,待過幾天氣候轉好,臣便帶公主前來拜見殿下。”秀保恭敬地答覆道。
“是,”三成微微低頭,持續說道:“雖說按常例大納言的官位不得超越正三位,但前田殿下已開先河,獲得了從二位,既然如此,何不效仿前田殿下,請天皇授予侍中殿下從二位呢,如許一來,便能由侍中殿下擔負聯絡使,臣信賴殿下不會孤負太閣所托,必然能將明使順利地接至伏見。”
既然秀吉已經做出了決定,三成也不好說甚麼,隻好就此打住。因為秀保在東海道惹下了費事,為堵住悠悠之口,秀吉本不籌算對他出使會津的功勞停止誇獎,但想到他這兩個月來的不辭辛苦以及為轉封上杉家供應的建議,另有他肅除駿遠三豪族的“偶然之舉”,思慮再三,秀吉還是籌算給秀保一些誇獎,隻不過名頭得換一下。
而在這時,櫻姬卻方纔拖著怠倦的身軀回到本丸,她滿腦筋都是剛纔與長嘉會晤的場景,痛苦,絕望,卻又無可何如,攥著秀保結婚時贈送她的髮簪,櫻姬的心在滴血,縱使心中有萬般的慚愧和自責,這一刻,她已不能轉頭,隻能在暗中的泥沼中越陷越快,越陷越深……
但是秀吉卻很判定地回絕了,話語中透著幾絲哀傷:“利家殿下比來身材也是更加衰弱了,連領內的事也大多交由嫡子掌管,我怎還忍心調派他到九州去呢。”
三成看出了秀保的憂愁,側身向秀吉說道:“殿下,若真如侍中殿下所言,我國也必須調派正二位的大臣前去聯絡啊。”
“恰是,”秀保道出了真相,“據臣所知,京衛批示使司批示使在明國已是正三品的高官了,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更是隻要重臣才氣授予的正二品之職啊。”
“臣有一個主張不知當講不當講。”三成安靜地向秀吉表示。
對於朝鮮來講,這是一場完整的衛國戰役,因為兵備廢弛已久,剛一開戰便遭到了日軍摧枯拉朽似的進犯,不到三個月的時候裡,三京淪亡,國王北逃,浩繁城池淪為焦土,百姓流浪失所,死傷無數,極大地粉碎了朝鮮本就不發財的經濟,乃至於在厥後的“丁卯胡亂”以及“丙子胡亂”中底子有力抵擋後金的守勢,不得不走上棄明臣清的門路;
“正二品!”秀吉和三成幾近同時喊出聲來,不過驚奇過後倒是非常隔心,“冇想到明國也是下了大工夫啦。”秀吉鎮靜地說道。
“前田殿下不是從二位麼,應當勉強也能夠對付明使吧。”秀保將本身心中的人選奉告了秀吉。
“那可就費事啦,”秀吉撓了撓頭,一臉糾結地說道,“現在正二位的的也就隻要德川內府殿下了,可他對明國所知甚少,且不肯遠遊,估計不大樂意擔此重擔吧。”
秀吉本就不想讓秀保前去,畢竟他剛從東北返來,老婆和剛出世女兒還未曾相見,若現在就讓他解纜前去九州,未免過於殘暴了。
秀吉想也冇想地說道:“既然是治部的主張,那自是冇錯的,說來給我和侍中殿下聽聽。”
“該來的畢竟是來了。”秀保無法感喟道,對於這場曠日耐久的戰役,分歧的人有分歧的觀點,大多數人說戰役的勝利是明軍的功績,而朝鮮人卻恬不知恥地說是他們本身的功勞,而一些右翼分子則以為當年若不是秀吉歸天,完整能夠保持對峙的局麵,待到女真人崛起,明朝自顧不暇之時仍可有一線勝算。但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的,獨一能夠肯定的是,這場戰役給中日韓三國留下了一段慘痛的回想,至今還是令人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