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頁/共3頁]
前麵的黑瘦子是都頭鄭平和副都頭趙小乙,他們是告假到臨安探親,兩個月後就要歸去。
固然富平慘敗導致張浚遭到禦史台彈劾,相國範宗尹果斷要求究查張浚喪失關隴的任務,但完顏婁室的人頭卻讓官家龍顏大悅,以勝負是兵家常事為由,采納了禦史台的彈劾,張浚逃過一劫。
王牧趕緊點頭道:“這隻是你在和尚原戰役之前的階官。”
陳慶瞥了一眼笑道:“應當都是江洋悍賊之類,斬首示眾,安撫百姓!”
..........
停一下,王牧又道:“本年一月,朝廷重開武學,共招收一百人,學製一年,川陝諸軍得了三個保舉名額,宣撫使決定把此中一個名額給你。”
“老鄭,你家還是權貴?”
從官衙裡出來,陳慶腦筋還是暈暈乎乎的,王牧給他說的一通官職,他一個都冇有記著,但有一件事他記得很清楚,他要去都城讀書了。
“這都城的城門上還竟然掛著十幾顆人頭?”
“謝宣撫使!”
老管家衝動得抱住鄭平,“五年了,你終究返來了!”
“這是我最新的寄祿官?”陳慶問道。
各種貿易也隨之昌隆起來,新造的酒樓店鋪一座比一座豪華,一座比一座精彩,各種招牌旗號鋪天蓋地。
說得這,王牧將一枚銅牌遞給了陳慶,正麵寫著‘橫班副使’後背則刻著中衛郎,上麵是從七品三個字。
鄭平撓撓頭,“信中留有地點,彷彿在保和坊,探聽一下吧!”
“老王叔,這是如何回事?”鄭平指著牌匾問道。
這時走出一個老管家,鄭平一眼認出,衝動得大喊:“老王叔!”
三人分了手,陳慶拎著柳木箱子,很快便來到了太學,太學客歲建立,占地約八十畝,幾個月前建立的武學就是在太學中割了一角。
鄭平茫然搖點頭,“我不曉得啊!我父親隻是河間府的藥材販子,甚麼時候變成河間縣公?我也是一頭霧水!”
比如陳將軍的正將批示使就是調派官,宣撫使有權力任命調派官,但冇有權力任命階官,階官必須由吏部任命,現在的題目是,你有調派官,卻冇有階官,我特地去吏部尋覓你的檔案,在環慶軍中冇有找到你的記錄。”
三人一起探聽,未幾時便來到了保和坊,鄭平站在一座大宅前發楞,父親給他的地點就是這裡,門牌上寫得很清楚:鄭宅。
陳慶接過牌子看了看,不解地問道:“橫班副使是甚麼意義?”
王牧暖和地笑了笑道:“陳將軍應當曉得,大宋官員普通都有兩個官職,一個叫寄祿官,一叫調派官,寄祿官又叫階官,決定你的品級以及俸祿報酬之類,而調派官是你詳細做甚麼差事。
陳慶沉默半晌道:“當不當統領實在我一點都不在乎,我隻在乎陣亡的將士可否獲得厚撫,倖存的將士可否獲得嘉獎。”
張浚笑眯眯道:“陳將軍,我們又見麵了,快快請起!”
陳慶淡淡道:“臨安城南麵是錢塘縣,北麵是仁和縣,本來是五代十國的吳越國都城,一向就很繁華,隻是被方臘造反粉碎過,又遭到金兵劫掠,不過城內都是北方逃來的朱門钜富,應當規複得很快。”
陳慶心知肚明,找獲得纔怪,他趕緊解釋道:“我是建炎年間參軍的,還冇有來得及在吏部補上名字。”
很巧,他們要找的保和坊就間隔餘杭門不遠。